隋大业九年四月,隋炀帝杨广抵达辽东。
隋炀帝对侍从说:
“高丽这个野蛮的小国家,竟然敢轻视我堂堂隋朝上国,这次一定要杀的他们丢盔卸甲,片甲不留。”
左光禄大夫郭荣劝道:
“皇上啊,现在,这样征讨小国的事情,让一个将军干就可以了,您老人家就不用去费心了。”
隋炀帝不听从劝告,说道:
“难道你觉得我打不过高丽这个小国嘛?我都打不过,一个将军怎么能行呢?”
随从们听到皇帝这样说,只好不再劝说。
李府之中。
李元霸问哥哥李世民,说道:
“皇上这次再一次亲征高丽,也不知道能不能打赢。”
李世明说道:
“必败无疑。”
李元霸问道:
“为什么这样说?”
李世民说道:
“首先,高丽本是北方小国,完全没有远征的必要。其次,既然是远征,那就意味着士兵们舟车劳顿,去到辽东时都已经精疲力竭了。
再次,第一次远征高丽,就已经损兵折将严重,人们已经厌恶战争很久了。最后,还有一件事,值得注意。”
李元霸问道:
“什么事?”
李世民说道:
“皇帝派遣杨玄感守住后方,这一点不妥。因为杨玄感的父亲是杨素,是国家的开国重臣,一直以来受到猜忌。杨玄感觉得生命遭受到皇帝的威胁,很容易谋反。”
李元霸觉得李世民分析得很有道理,点了点头。
接着李世民又说道:
“还有,最近起义的农民特别多。三月份的时候,济阴孟海公起义,占据了周桥,并且进犯曹、戴两个州,队伍已经到了三万人之多。
同样三月,齐郡孟让起义,并且和王薄联合,南下江淮,人数多达十万余人。
又是三月,北海郭方预起义,兵众也有三万之多。
当然,三月份还有格谦、孙宣雅、郝孝德都纷纷造反。”
李元霸又点了点头。
最终李世民下了结论:
“所以,杨玄感必定会造反。”
......
果然,六月份的时候,趁着隋炀帝还在辽东征战高丽,杨玄感发动叛乱。
当时有幕僚李密来和杨玄感一起商量大事,当时李密提出了三大对策。
第一种对策就是北上,直接夺取燕赵之地,阻挡隋炀帝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