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十九章 堪比野生香菇的品种(2 / 3)

你这菌丝从哪里搞来的,有样品吗?”

样品就是栽培好的产品。

陈方摇头。

“样品没有,不过我可以告诉你们,这是一种堪比野生香菇的品种。”

陈方话一出,梁东就脱口而出一句不可能。

“陈总,这人工栽培的菌种和野生菌种,那根本就是两回事,差别太大了,人工栽培的品种,想要达到野生品种的品质,太难太难了。”

“有那么难吗?”

旁边颜妤卿见不得别人质疑陈方,立刻反驳道:“我记得之前看过一篇论文,是西北农大的赵志安教授,研究出了人工栽培鸡枞的技术,虽然我没细看,但鸡枞都能人工栽培了,其他菌类应该也行吧。”

鸡枞,可是菌中王者,堪比松茸的顶级菌类。

梁东摇头。

“你说的那篇论文我知道,这个项目我也清楚,是国内一家企业跟赵教授合作搞的研究。”

“我告诉你们,鸡枞的生产条件非常苛刻,需要和白蚁进行共生,通过白蚁的作用,最后才形成鸡枞独特的风味。”

“他们想模拟鸡枞的生长条件,在白蚁窝上进行种植,结果呢,栽培出来的鸡枞不知道因为什么,变成了黑色的。”

“味道更是相比野生鸡枞差了一大截儿。”

“当然,肯定要比寻常菌类品质好,但这样的生产过程,太不可控,成本又高,根本没有推广的价值。”

“是吗?”

颜妤卿将信将疑的看着梁东。

“的确是这样的。”

陈方拉过实验室的白板,拿起笔,写下一行字。

“我们都知道,野生菌类生产条件苛刻,有太多太多的因素,影响最终的品质。”

“我们想要模拟自然生产环境,考虑的因素太多,研究的成本也高,这也是很多菌类无法人工栽培的原因。”

自然生长的菌类,和人类栽培的菌类,那根本就是两个品种。

是,人工栽培可以控制温度,湿度等条件,可影响菌类最终品质的,绝不是这些因素那么简单。

生长周期内的温度湿度变化,光照时间。

土壤的酸碱度,微量元素,伴生物等,都会影响到菌类最终的品质。

这些东西,想要研究个透彻,那成本可高了去了。

梁东深以为然的点点头。

“没错,之前我还看过报告,说樱花国想要对松茸进行基因测序,这都好几年了,也没见研究出个什么结果来。”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