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而且荷兰运来的光刻机也就完全能够生产,毕竟纳米技术要求还不是很大。
虽然如此,但这也比俞羡珺他们上一次研究出来的30几纳米的芯片要提升了一个档次,用吕粤生和熊海平的话说,就是准20纳米的。
之所以用个准,说明这里面还存在着一定的技术壁垒,在会议上,张伟听在耳朵内的都是他们说的各种技术上的专有名词。
每一个字张伟都听得懂,但是结合到一起,张伟就完全听不懂了。
不过好在张伟还有一定的常识储备,毕竟从他来的年代,世界最大的事也就是芯片了。
所以张伟最终还是能明白一个大概,就是理论上,熊海平和吕粤生的设计,是可以达到20纳米的要求的,但是荷兰的光刻机制作,是达不到的。
换言而之,用一句最简单的话来说,那就是光刻机技术还是落后,跟不上现在的时代了。
张伟直接问吕粤生,“菲利普先生,您是我们特地请来的,可不是为了让你来设计芯片的,你的主业应该是在光刻机方面!”
吕粤生点头表示同意道,“MIR张说得没错,但光刻机和芯片是一体的,我也必须了解现在我们这边的芯片设计技术已经达到了什么程度,才知道我们光刻机需要攻克的重点!”
张伟似懂非懂,毕竟这也不是他的专场,他也只能点了点头,最后问,“那现在找到攻克的重点了么?”
吕粤生立刻说道,“这个当然,我参与熊老师的项目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他帮助我们找到重点!”
熊海平却立刻说道,“菲利普先生客气了,也幸亏是你和我们的工作组合作,才让我们知道了我们的不足,如果没有你们的参与,我相信我们的芯片一定还是能设计出来,但是绝对不会这么快,至少也要多浪费半年到一年时间!”
吕粤生也朝熊海平道,“熊老师您也客气了,如果不是你的团队,我至今还找不到我们需要攻克的重点定位在什么地方,如果没有你们,我估计我至少也要浪费一年时间!”
俞羡珺却朝两人一笑道,“两位老师,你们就不要互相客气了!”
张伟这时笑着耸了耸肩道,“这叫做商业互捧!”
说着张伟立刻问吕粤生和熊海平道,“两位老师,你们说的这些呢,说实话我只能听懂皮毛,毕竟我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外行人,俞总可能会明白一点,我是真不行,而且我也不想明白,毕竟我也不是搞科研技术的,我只想知道,你们需要我在哪方面给你们加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