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孝二字,面对昏君的时候终究让臣下无力,况且上行下效,君不贤,臣下也十有八九,会有贪污、无能之事,是故,国家承平日久,腐朽益甚。
魏公做的起码有一点是非常对的,君乃国家之源,欲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但一味要求君主其实是不够的,真正走出败亡之路的道理,在于民,若是以朝廷喻之,君与朝廷为舟,吾等为舟,百姓为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若想解决覆灭之忧,自当先解决百姓之困。”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魏征眸子里闪过一丝光芒,这话说的太好了,此乃先贤荀子的话,可是自古又有几个人能注意到这一点呢?
二人佐酒,边饮边谈,罗云生忍不住吟道:“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尔俸尔禄,民脂民膏。
罗云生所谓的废话,让魏征对于自己所行之事豁然开朗,自己多年所做之事,有意无意的,不都匡扶百姓么?
只是他却是从怜悯的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从未与国家安危联系起来。
若是正如罗云生所言,国家覆灭,其实与百姓息息相关的。
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这句话说得不就是一个黎明百姓可以欺辱,但是千千万万百姓便是天,欺天乃是亡国之祸。
若是说之前,魏征只是将罗云生当做聪慧的少年,现在魏征则是将罗云生当成治国老成的大臣,甚至他觉得罗云生应该坐在在政事堂亦或是弘文馆,给天子授课。
对于魏征这种站在巅峰的臣子来说,人生中再也没有比能得到点拨更快乐的事情了。
魏征只觉得神清气爽,求学的欲望从心底喷薄而出,让他越发的神采奕奕。
而且罗云生只是理论,魏征却实践经验非常丰富,二人从民生、律法、经济、战争发发面面谈论起来,结果一直说到天亮。
期间没良心煤都换了两次。
“小子,来来来,你我去榻上继续!”
别看魏征一把年纪了,求知之欲还真的强烈。
罗云生却摆摆手道:“魏公,文武之政,布在方策。
其人存,则其政举。
其人亡,则其政息。
想要千秋万代,那是不可能的事情,我们能做的只是顺应潮流,给后人埋下种子而已,强求不来的。
这也是小子为何有心,却不肯坚持的原因,因为这是一条徒劳无功之路。”
“你这小子,怎么这般泄气,刚才谈及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