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村边上是一条宽阔的马路,直接通往不远处的县城。
马路两边盖了整整齐齐的门面房,都是做买卖的。
一到晚上,整条马路上灯光闪烁,车辆横飞。
村口与大马路垂直的小路两边,排满了小商贩。有卖菜的,有卖生肉的,有卖鲜榨油的,有卖活鸡活鱼的,有卖熟食的……排了足足三十多米长,这是个晚集!
他们三轮车经过的时候,街上已经是叫卖声不断,因为人太多,竟被堵在了路中间。
刘叔看到堵成这样,说道:“咱们今晚上去饭馆吃!堵成这样,不回去做了。”
他带着他们仨直接穿过摊贩之间的一处宽缝,在几个饭馆门口停下。
饭后,又在附近溜达了一圈,才回家去了。
一到家,刘洋就领着焦安往楼上跑去。
他打开尘封已久的储物间,像是闯进了一处宝藏。
开门的一瞬间,荡起了薄薄的灰尘,拂面而来的,是一股时间的味道,让人嗅出浓浓的年代感。
焦安用手扇了扇飞灰,眯着眼问他:“这屋里的东西肯定很久了吧?”
刘洋满怀思忆地说:“是啊,好久没来过了,没盖这房子的时候,原来老屋里的东西,几乎都在这放着呢!”
他摁了一下墙上的开关,是坏的。他只好跑下楼,拿了手电筒上来。
借着恍惚的电筒光亮,焦安竟然看到里面放了一台织布机!他用手摸了摸,都是灰。
刘洋熟练地从靠最里面的一个大木箱里,翻出一个文具盒,在里面找到了几个鱼钩!还有一圈鱼线!一块锡皮!可惜,浮漂已经不能用了。
他们关了门,拿着东西下了楼。
刘洋打着手电筒,去他爷爷家找了两根细长的竹竿回来。又在他的床底找了一只不再穿的泡沫底布鞋。
焦安用剪刀从鞋底上剪掉两块泡沫,修成了浮漂。
他先拿鱼线穿上浮漂,再把鱼钩系上,坠上锡片,再将鱼线的另一头在竹竿上系牢靠。两套钓具做好了。
刘洋顿在一旁问他:“没有鱼饵怎么办?之前钓鱼都是刨的蚯蚓,现在蚯蚓都难找!”
焦安笑了笑说:“小菜一碟!明早去的时候,弄个面团,滴几滴香油就行了!我小时候钓鱼,嫌刨蚯蚓麻烦,经常就这么弄,一样好用!”
刘叔问他们:“你们明天啥时候去钓鱼?带上石榴树下面的那个塑料桶,能装鱼。”
刘洋笑着说:“不是说早上的鱼最饿吗?我们就准备明天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