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姥爷家在两公里外的陈家庄。他母亲一共兄妹四人,在家里排行老二。除了一个比他母亲大三岁的大舅舅,还有一个比他母亲小五岁的二舅舅,还有一个比他二舅舅小两岁的姨妈。
他清楚地记得,差不多五六岁的时候,他去他姥爷家走亲戚,她姥姥是个智障,村里人都说她是傻子。
他曾经问过她祖母,关于他姥姥的情况。
她祖母说,他姥爷年轻的时候家里穷的叮当响,根本没钱讨老婆,眼看着年岁一年年升高,家里却是因为人口不断增多,变得越来越穷。最后实在没办法,就跟亲戚随便凑了点,娶了隔壁村的傻姑娘,也就是他姥姥。
他姥姥虽然傻,可是,她生的第一个儿子,也就是他大舅舅,却十分的精明。他小时候不止一次听别人说过,他大舅舅是个猴精的人。
作为家里的第一个孩子,更何况还是个男孩,他姥爷疼他疼的厉害,一直像金疙瘩一样把他捧在手心里。
家里穷成那样,还想办法借钱供他念书。家里的事情从来没让他动过一根手指头,家里有好吃好穿的,从来都是先想着他。
后来他大舅舅上学不争气,学习一塌糊涂。又因为在一天放学后调戏班里的女生,最后被学校开除了。
适逢部队招兵,他姥爷就又送他去当了兵。再后来,退伍以后,又借钱盖房,给他娶了老婆。他姥爷为他这个宝贝儿子,真的操碎了心。
他二舅舅出生的时候,他母亲刚五岁。那时候的人家,大都重男轻女。女娃娃一般都是在家里圈养着,上学几乎是不可能的。
加上他姥姥没有顾家的能力,他母亲早早地就学会了洗衣做饭。再大一些,就成了家里的劳动力,下地干活,喂猪劈柴,里里外外都要顾及。
他姥姥不会照顾孩子,所以,他二舅舅和姨妈就都是在他母亲背上长大的。他母亲和他姨妈因为是女娃,所以从来没有念过一天书。他的两个舅舅却一直念到最后他姥爷无奈放弃。
他大舅虽说读书无望,好歹被送到了部队锻炼。可是这个二舅舅天生一个缺心眼,脑子比他姥姥没有好到哪里去。
他姥爷在这个二儿子身上也没少费心思。上学这条路自然是走不通了,就送他去学手艺。几个师傅都说,他这样的,只怕带上一辈子也出不了师,因此也没人真正愿意教他。无奈只能放在家里种地,但种地又种不好,往往是良莠难分开,草盛豆苗稀。
他母亲七岁那年,跟他姥爷提过自己想上学认字。他姥爷像掐灭油灯一样,用一句话掐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