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开学,男生寝室就从阴暗潮湿的旧宿舍楼,统一搬到了操场西边明亮整洁的新宿舍楼。
新宿舍从杂乱拥挤的十二人间变成了规范标准的六人间。更让人意向不到的是,每个新宿舍里面都有一个独立的卫生间,这样一来,终于解决了大家生活中的用水困难。同学们终于不用再从五楼跑到一楼,终于不用每天晚上在楼下排长队,现在甚至都不用走出宿舍了。
刘洋被分到了二(四)班,也是文科班,就在二(三)班隔壁,寝室也都挨着。
高二这年是文理分科的第一年,也是高中三年承上启下的一年。分科以后,大家都按照自己的选择走上了最能出成绩的那条路上。
课程虽然少了,但焦安明显感觉到,学习的节奏和强度却比之前快了。与其说是他感觉到的,不如说他是被整个学习氛围带起来的。
这单从每天早晚的变化就能明显看到。高一的时候,每天早上五点半开始早自习,晚上九点半就放学了。现在的早自习提前到早上五点开始,放学时间已经延长到了晚上十点。这意味着大家要更早爬起来,更晚才睡觉。
高一的时候,教室卫生是每天晚上放学以后打扫。高二这年,因为晚上放学太晚,而且有些学生放学后仍旧不肯按时离开教室,坚持秉烛夜读,对卫生打扫形成了阻碍。
更为关键的是,班主任对这种秉烛夜读的精神非常赞赏,说这是艰苦奋斗的现实写照。还在班里当众表扬了那些每天加班的学生。
班长将这种情况反映给了班主任,班主任坚称这种良好的作风不能改变,否则就会影响到当前浓厚的学习风气,也违背了学校当前的升学宗旨。如果非要改变,那么,需要改变的是卫生的打扫时间。
然后教室卫生的打扫时间就从每天晚上放学后,改到了每天中午放学后。这样一来,轮到哪个小组打扫卫生,哪个小组就又开始抱怨。因为中午放学铃声的响动,是他们劳动的开始。他们只能打扫完卫生才能去吃午饭,而那个时候,食堂的饭菜已经不多,大都还早已凉凉。
九月末的这天,中午十二点的放学铃声响起,同学们自觉地把各自的凳子反摞到各自的桌子上,就陆陆续续赶去食堂吃饭了。
焦安还有一道数学题没做完,正演算到关键步骤,就准备做完了再去吃饭。刘洋趴在窗户外面招呼他,他就让他先走一步,说他马上就来。刘洋意会后便离开了。
这时候,打扫卫生的几个同学有的拎着扫帚,有的拎着水壶,开始拎着笤帚不耐烦地催促其他人赶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