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安所在的学校食堂被学校承包给了一个私人老板,为了盈利最大化,食堂的三餐做的像清水一样简单。饭菜里面油水少的可怜,平时能见到的荤腥,除了菜汤里面的零星猪油,就是菜里面掺杂的少量油渣。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伙夫家是卖水的,以至于煮米饭的时候放了太多水,煮出来的米饭又稀又烂,吃上三碗都不管饱,往往上两次厕所,肚子就又开始咕咕叫了。配的菜也是批量上市的时令蔬菜,市场上最便宜的那种,往往是几种菜一起下锅,一锅煮出来,然后卖给全校的学生。至于去食堂吃饭的老师,几乎看不到,老师们都有自己的小灶。
可惜那不是一个以瘦为美的年代,不少学生都显得面黄肌瘦,就像是维生素吃多了一样。也许学校是想让同学们像老一辈革命先烈一样,在新时代里继续发扬紧衣缩食,艰苦奋斗的生活作风吧。有些学生家里条件不错,家里给的生活费也充足,无论如何都不愿意到食堂用餐,私下打趣说,那饭根本不是人吃的。学校又严禁学生到校外就餐,因此这些学生宁愿啃方便面吃零食,喝开水。
尽管如此,每天一放学,各年级的学生还是一股脑挤进食堂,把几个档口围的水泄不通。在这个长身体的关键阶段,不少学生出现了营养不良。焦安就是其中的一个。
每次周末回到家,他母亲总会给他顿顿做点好吃的。看到他狼吞虎咽的样子,他母亲还以为他在学校饿着了。所以每个周末临行前都会多给他一些生活费。焦安是个懂事又听话的孩子,他知道父母养家不易,这年头钱也难挣,因此从来不会铺张浪费。在学校里,别人能忍受的,他也从来没有任何怨言。
初一教生物的老师姓张,学校分给张老师的居所离食堂比较近。而且门口靠墙的地方有一片空地,张老师他老婆就在空地上搭了一个瓦棚,棚下砌了一条长长的水泥台,每天从早到晚,他老婆就在棚下边坐着,斜跨一个腰包,手里握一把零钱,卖开水和煮鸡蛋。瓦棚北面的柱子上钉了个牌子,上面写着“开水—鸡蛋”。牌子旁边的水泥台上,放着一个带龙头的保温桶,旁边放着一个盛了水的洋瓷盆,盆里躺了满满一圈塑料碗。水泥台旁边有一个煤火炉子,上面架着一锅白水煮蛋。夏秋季节,天气炎热的时节,水泥台上常常摆满了白色的塑料碗,里面盛满了开水。开水一毛钱一碗,鸡蛋三毛钱一个。有不少学生在食堂买了馒头,一掰两瓣,在这买了鸡蛋剥了皮,夹到里面,然后一手拿着夹了鸡蛋的馒头,一手端一碗冒着热气儿的白开水,边吃边喝。每天早上饭点,都能看到棚子边上站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