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慈了。
李儒?”
“臣下在。”
“摊丁入亩的事儿就交给你去办了。
本王还要跟这些土地多的世家征税,一百亩以下跟普通百姓的税一样,收百分之十。
二百亩以上收百分之二十,土地越多收税越多。
孤倒要看看,他们还敢不敢藏匿人口!”
李儒出身寒门,本就对这些大世家没什么好感。
见袁术把这个任务交给他,双眼闪过一丝狠色,对袁术应道:
“大王放心,不该他们拿的东西,臣下自有手段让他们吐出来!”
袁术满意的点了点头,以李儒的实力,收拾这些世家简直太轻松了。
估计自己这位毒士一出手,大楚的世家得哭着喊着卖土地。
周瑜有些不解的对自己的恩师问道:
“大王如此打压世家,大楚的世家岂不人人自危?
到时候若是他们暗通敌国,我大楚又该如何是好?”
大楚占据了天下的半壁江山,袁术只能保证最顶层的重臣对他的忠诚度百分之百。
下面很多州郡的官吏都由当地世家在把持。
这些人的家族一旦受到打压,很难保证他们的忠诚度。
周瑜担心的也正是这一点。
还不待袁术解答,戏志才便摇着折扇笑道:
“公瑾多虑了,大王制定的科举制正是用来对付这些世家的。
今后我大楚广开科举,能者上庸者下,自然能保证大楚官员绝对忠诚于大王。”
袁术亦对周瑜说道:
“不错,关于科举的详细措施,我已经跟诸位军师详细研究妥当,很快便可以施行。
此外孤还要让通过科举为官的学子们到异地去做官,这样就能彻底杜绝家族对他们的影响。”
对于科举制,袁术已经筹画了好多年。
没别的,实在是汉末的举孝廉太不靠谱了,这玩意根本就没有一个正常的评价标准。
至于曹魏后期提出的九品中正制,就更加臭不可闻,完全堵死了寒门和百姓的晋升之路。
九品中正制说简单点儿就是以出身定品,你爹是大官,你家世世代代都是大官。
你爹是农民,那你这辈子运气好也就混个小吏当当,在往上就没有指望了。
比如四世三公的袁家,就是类似这种体制最大的受益者。
如果袁术一直是混吃等死的败家子,他自然会对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拍手称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