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放厥词,刘晔实在忍不了了。
他也顾不得冲撞这位新任的扬州别驾,开口寒声道:
“袁术何许人也,乃是连破张角、董卓,靠着赫赫军功封爵的将帅之才!
靠阵前数语,岂能退敌?
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也!”
王朗此时正在兴头上,听了刘晔反驳得话倒也不恼。
他举杯笑道:
“子扬先生若是不信,明日尽可随军观战。
到时候那袁术降与不降,自见分晓!”
刘勋也饮了一大口酒,在旁帮腔道:
“王别驾既有良策退敌,我等应该欣喜才是!
成与不成,就看王别驾明天的表现了。
本将先满饮一杯,提前为王别驾贺,祝别驾马到功成!”
刘晔闻言怏怏不乐,他默默的摇了摇头,也不再劝。
这老疯子想凭言语说动袁术退兵,也是好事。
就算说降不了袁术,也没什么损失,总比挥军跟袁术硬拼强。
到时候他在阵前自取其辱,自然会退回城中,自己再献策帮主公守城便是。
翌日一早,刘勋引军三万出城与袁术对峙。
他按照王朗的谋划,多备旌旗战鼓。
一时间刘勋军中旌旗招展,鼓声震天,气势倒还真起来了。
反观对面的袁术军则清一色的白袍白甲,整个军队鸦雀无声,看上去只有一股冷冽肃杀的氛围,完全没有自己这边热闹。
刘勋不禁暗暗点头,看来王朗还是有些本事嘛,起码从气势上把袁术压制住了。
此时袁术骑着月照天青立在阵前,鲁肃、周瑜二人骑马在旁跟随。
诸葛亮也坐着他的装逼轮椅紧随袁术身边。
其余诸将皆是身穿宝甲,手持利刃,策马护卫在袁术身旁。
其实临阵对敌诸葛亮完全可以不用来,只是最近他在营中呆的有些无聊,便请求袁术带他来战场上转转。
袁术想到这次来庐江可能会遇到诸葛亮前世的好基友王朗,就欣然接受了诸葛亮的请求。
袁术看着敌军的阵型,有些奇怪的说道:
“刘勋吃错药了?
在阵中放那么多旗和鼓做什么,这一会儿打起来多不方便。”
诸葛亮坐在御风车上,轻摇羽扇笑道:
“这必是敌将想要不战而屈人之兵,用战鼓旌旗震慑我军。”
袁术就呵呵了,若是诸葛亮说的是敌将的真实意图,那他们可真是脑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