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要是能听从董卓号令,董卓何苦烧了洛阳千里迢迢奔赴长安?
别说天下群雄,现在就连依附于董卓麾下的刘备和吕布都不太听话了。
长安城内暗流涌动,透着一股诡异的氛围。
这种情况下若是再与袁术起了冲突,会使董卓处于更加被动的境地。
李儒连忙上前两步,对董卓施礼道:
“岳父大人,万万不可在此时与袁术交恶!
他要为手下求官职,就与他便是。”
董卓脸上横肉一鼓,高声问道:
“贤婿建议应了袁术的要求,是何缘由啊?”
李儒将手臂从宽大的黑色锦袍中伸出,侃侃而谈道:
“启禀岳父大人,将荆州刺史一职与那袁术,理由有三。
我军当务之急是修养生息,对袁术这样的大诸侯应该以安抚为主,不宜徒生是非,此其一也。
袁术与大小姐有着婚约,所谓疏不间亲,岳父若是对自己的姻亲都如此敌视,试问天下人该如何看岳父?
此其二也。
现在温侯与岳父大人若即若离,攘外必先安内。
岳父应该以整肃长安为重,切不可再树外敌,此其三也。
以儒之见,岳父不仅应该答应袁术的要求,还应尽快让其与董白小姐完婚,用以震慑宵小。”
与张济的建议相比,董卓也觉得李儒所言更靠谱一些。
他轻哼一声说道:
“还是文优言之有理。
今天就到这,大家散了吧。
文优,你留一下,咱家要跟你商议回复袁术的细节。”
李儒知道,董卓这是有心事要与他商量。
如果只是回复袁术,让书吏草拟一份圣旨,再盖上小皇帝的大印便是,何必屏退众将?
果然,众将告辞而去后,董卓才有些忧虑的开口道:
“文优啊,这几个月咱家一直都有些心神不宁。
总感觉这长安城的刁民想害咱家。
你可知这是为何啊?”
李儒闻言心中一阵腻歪。
还能因为什么,不就是你新纳那个姬妾吗?
几个月前董卓纳了刘备的表妹为妾,吕布便因为此女多次与董卓产生冲突。
这位形影不离护卫在董卓身边的猛将,被董卓多次叱骂后,渐渐淡出了董卓集团的核心。
后来李儒单独宴请吕布询问此事,才知道这个女子本是刘备允诺嫁给吕布的,结果却送到了董卓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