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家虽然没有明面上忠诚,但是人家可是你的信誉背书。
最后一个,则是汉室宗亲刘焉。
这一条路算是很多臣子所希望的,因为蜀中地区可是被称为天府之国,在那个地方食物供给自然是足够的。
而且,人家刘焉可是一个实打实的太祖之后。
血脉纯的很!
就算到时候刘焉想要当皇帝,也不过位置上换个坐罢了。
全然不会让手下的那些臣子们不爽。
所以,现在朝堂上就出现了三股势力。
其中去益州的自然最多,理由也是很充分的。
这批人就是最为忠诚的复兴汉室的老臣,以伏完等汉室老臣为主。
但是这股子力量面对的最大阻碍也就是皇帝,刘协虽然年纪不大,但是早熟啊!
自己去蜀中那里,到时候自己可能会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的!
他心中其实更加偏好的是曹操势力,人家当年为了救自己,可是差点就死在董卓手下的。
失败是失败了,印象分却是加了不少。
在文臣队列之中,一个臣子站了出来。
“陛下,冬日过去后我们就要准备了,请您速下决断。”
他是议郎董昭,算是一个一直陪着小皇帝的重要人物。
在历史上,他就是曹操能够迎接汉献帝的一个重要助力。
他与曹操早已有联系,这时见杨奉兵马最强而朝中没有党援,便假作曹操收信给杨奉,信中说曹操愿为杨奉外援,并说杨奉有兵,曹操有粮,正好互通有无。
杨奉得信大喜,遂表曹操为镇东将军,袭父爵费亭侯。
不久,董承因韩暹、张杨等据功自傲胡作非为,暗中召曹操入朝,以制韩暹等人。
在他的推力下,曹操才得以踏入洛阳,不然就靠着那个时候他羸弱的军队,怎么可能攻破洛阳的险要地势。
这个时候的董昭早已不想着皇帝去曹操那里了,现在的他想的是最好的选择,刘焉。
曹操?
算了吧,一个有点实力的菜鸟罢了。
“董爱卿,朕也想速下决断,但...”
刘协心中只有对自己实力不足的埋怨。
假若自己能有祖先汉武帝的实力,怎么可能沦落到要寄人篱下?
董昭开口后,后面有很多人也跟着开口了。
他们不如同董昭一般,他们可是说出具体的人,要这个小皇帝自己挑选的!
显然,今日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