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六十章 帝都大学客座教授(1 / 3)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这词句、这词句……

陈悦清目光发怔,连说了好几次,都未能找到一个准确的词语来形容。

周教授和蒋卫国两人更是被这首词惊得目瞪口呆。

这词简直要吓死人!

周建军作为帝都大学的文学院教授,对于古诗词的研究,非常深入,可以说是绝对的权威人物。

正因如此,他才更明白陈俊的这首鹊桥仙,意味着什么。

尤其是最后两句,简直可以作为千古名句来流传。

这首诗词传出去,古体诗词将会多出一个绕不开的人物:陈俊!

如果陈俊不是对古体诗词研究到极致,那就只能说,这世上确实有生而知之的天才。

“两情若在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绝了,这词绝了!”

蒋卫国用力鼓掌,惊叹、震撼、难以置信、感慨……多重情绪在他的脸上不断流转。

如果说《一代人》是现代诗的一座高峰,那这首《鹊桥仙·纤云弄巧》就是古诗词的巅峰之一。

“一首古词,一首现代诗,从今以后,怕是没有任何人敢质疑你的文气了!”

杨父满脸笑意的开口说道。

陈俊的这首词,着实也吓了他一跳。

他直到陈俊是有才华的,但是没想到,会这么有才华。

相比于现代诗,古诗词的难度自然是大大提升。

一句为赋新词强说愁,让很多人不敢动笔。

毕竟,时代变了,想要仿写古诗词,绝大多数人都只能为赋新词强说愁。

久而久之,很多人干脆就不写了。

可陈俊这词,没有故意的惆怅,没有堆砌的词藻。

每一句都用的恰到好处。

古意盎然。

意境深远。

情绪饱满……

若是陈俊出声在几百年前,写出这首词,那必然会流传千古。

这一点是大家公认的。

更令杨父震撼的便是陈俊的字。

宣纸上的楷书字体,如古木苍林,每一个都透露出大气磅礴之势。

苍劲无比,仿佛要透过纸张冲出来一般。

这种书法是他生平仅见。

完美融合了多家书法之长,仔细看去,已然是自称一派。

杨父觉得“楷书大师”都无法形容陈俊,他的字已经不是区区大师可以概括的。

“书法家”更为接近!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