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477章:南征蒲甘国(2 / 3)

而且就地缘位置来看,一旦夺取蒲甘国,那么大宋可以就此打通前往印度洋的道路,可以直接绕过马六甲海峡,这其中的意义自然不必多言。

这场战争,于1058年冬季开始,在这种热带地区战斗,赵昕希望速战速决,不要拖延到夏季,否则就是噩梦了。

和朝廷打了一个招呼之后,也不管他们同意与否,有兵有钱,赵昕也不需要他们支持什么,明面上点个头就行。反正先头部队已经出发了,等到朝廷命令传来之后,赵昕都已经到宋朝与大理边界了。当然,边界还是没有过的,无论如何,赵昕还是要给朝廷一个面子。

赵昕先自蜀地来到大理,和大理国主一起来到大理腾冲郡,对,就是后世云南的腾冲。这是大理和蒲甘国的边境。

赵昕这也算是亲临战场一线吧,只是想要亲身上阵搏杀,还是没有这个机会。莫说手下人不敢,最害怕的还是大理国主,万一赵昕要是死在大理,宋朝大军来攻,大理怕是要亡国。

战事延绵近三个月,来年春,在绝对人数优势,武器优势,后勤优势下,蒲甘国首都蒲甘被攻陷。蒲甘国国王阿奴律陀,这位缅甸“三大民族英雄”或“三大帝”之一的人物,被称为“缅甸的阿育王”,最后死于乱军之中。

不要说宋朝一同出兵,就算是其他的几个国家联手,蒲甘国都难以抵抗,这个结果并不让人惊讶。蒲甘国国王之所以自信能够抵抗联军,在于他拉拢了南部的打端、西部若开族的阿拉干王国等势力,但是在大象眼中,一只蚂蚁和三只蚂蚁又有什么区别呢?

以雷霆万钧之势,将一切反抗势力剿灭。赵昕与大理真腊三佛齐等国国主一起,共同来到战火平息不久的蒲甘城(蒲甘国首都),仗打赢了,接下来就是谈论利益分配问题了,是扶持傀儡君主,还是灭国后任免官员统治。

赵昕开始说要扶持傀儡新主,以减免当地百姓的反抗,但是其余国主都不同意,他们在这场战争中,杀戮可是不少,一旦让蒲甘国恢复元气,来日一定要吃大亏,所以坚决要求灭国设县。

蒲甘国,对于宋朝而言,是为海外飞地,北面的蜀地隔了一个大理,交州又隔了三佛齐等国,如果要治理此地,治理成本高不说,还容易丢失。

所以,这地盘不管怎么划分,哪怕是宋朝城池占据了再多,都不稳定。所以赵昕的意见是由南道同盟统治蒲甘国,当地官员由南道同盟决定后派遣。利益共享,官员流转,谁也不必提防谁。

赵昕的意见最初不为诸多国主所看好,因为在南道同盟中,宋朝是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