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之无法形成合力。
最为关键的土地补偿方案,赵昕在不久之后放出风声去,由官府印发债券,或五年,或十年,之后用布帛偿还。以布帛的超高年出货量,不出三年,布帛价格必定下降许多,事实上现在就是走在下行的趋势中。
蜀中四路,反响各异,普遍不同意。债券又不给利息,怎么比得上自家土地这些年吃租子来得多。而且,自古皇帝就没有几个人言而有信的,都是想着办法往自己宫里搬财物。他们自然是不愿意接受这种债券买田的政策的。
但是赵昕的赎买政策至多到这一步,软的给出去了,他们该不会以为赵昕只会打打舆论战,不敢真的动手吧。那他们可太天真了。
胡萝卜不吃,那就吃大棒吧。宋朝的地主大族,和东汉魏晋的大族完全没有可比性,一来没有私兵,二来没有高墙作为军事堡垒,三来在朝中的势力也不强,自从唐朝中期开始,中小地主出身的官员就成为朝廷的主流。
只要没有兵力,那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赵昕要动这些人,难度真的不大。主要是怕这些人下狠手,派出刺客刺杀赵昕。
赵昕做的第一步,就是派出手下的一帮士人,带着城中的失地农民下乡勘察土地。这帮人对土地有着最强烈的渴望,赵昕均贫富,这些人是直接受益者,最是支持赵昕。
这种行为,其实就是让他们下乡占土地,先去的先得,瓜分地主土地。去得早的人能够分到更好的田。
所以,根本不需要赵昕开口,一帮人就上赶着下乡,那些地主的诡名寄田,在人民群众的力量下,纷纷现形。仅仅是半个月时间,蜀地就清查出三十万亩的隐田,估计在接下来的时间内还有不少的土地会浮现出来。
这批隐田,赵昕直接收为国有,就地分配,一毛钱补偿都没有。凡是举报隐田之人,赵昕一律给予重赏,立典型不说,还编成戏文,四处传唱。
这样做的后果就是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赵昕都是躲在军营内,一步都不敢出来,根本不敢去闹市,这次是真的触及这些大族的命脉了,所以要小心自己的人身安危。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必须慎重。
各地百姓在赵昕鼓动之下,纷纷下乡抢占地主土地,地主养的那些家丁根本没有屁用,数日之内,蜀中已经是另一片气象。
同时,地主大族们的破事也给人翻了出来,赵昕找到把柄后直接上书朝廷,指责部分大族私藏土地,故意不交国税,平日盘剥百姓,是为国家大害。赵昕不仅要得利,还要得名,名利双收。赵昕本来要和他们互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