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466章:不患寡而患不均(2 / 3)

说要让天下人人有衣穿,现在呢?不过是假借名义,为邀名敛财之故。”

“既然如此,你何不去邀名敛财。自尧舜以来,王朝屡屡更迭,天子换了多少个姓,又有谁人敢如此这般说的。哪怕是最后只是每个人分到一块巴掌大小的碎布,那太子也努力去做过这事,远比你在此冷嘲热讽来得好。”

此事百姓争议了几日,随之又平息下去了,绝大多数有识之人并不认为能够成功,但是太子能够做出这个表态,将自己的政,治生命赌在这上面,已经是超越前人了。众人也有自己的柴米油盐需要操心,所以热议一阵,自然也就淡去。

这是赵昕给出的答案,他不仅仅是蜀地的太子,也是整个大宋的太子,一碗水会端平。

“失信于民,便是在是十年内继位又如何,终究要失信天下,留下骂名于青史之中。”这是赵祯对此的评价,赵昕以十年之约吊着百姓的心思,保证自己继位,可是注定是一件无法完成的任务。

不说外人的看法,当赵昕提出让蜀人人人有衣穿的口号时,就已经决定将之推广至全国。

以这个时代的科技水平,能完成吗?赵昕不知道,不敢保证,眼下覆盖整个蜀地的布行都没有建立,第一步都没有走完,也不敢奢求太远。

旁人相信与否,与赵昕无关,话不说出去,事情就办不成。赵昕需要这面大旗凝聚手下人的人心,凝聚天下人的人心。

事实上,这次被贬出京,对于赵昕的打击真的很大,物质上的损失倒是其次,关键是人心上的迷茫。赵昕第一次觉得自己如此脆弱,一切的势力都好像建立在流沙之上,地基不稳,地动山摇。

对于年轻人而言,用理想收买他们,远比金钱来得有意义,为国为民这面旗帜,赵昕必须立稳了,站住了。理想的火炬不曾熄灭,一切就还有希望,否则赵昕就真的只是一个普通的太子了,哪一天赵祯要废黜,真就是一道手令的事情。

兴元府内的所有布商在这段时间内已经整合完毕,他们只负责生产端,包括原材料生产和布匹制造,中途许多环节直接删去,比如印染和缝花纹。一切就是为了降低成本,增大出货量,这算得上是政,治性任务了。

流水线式生产和计件算值,这种管理方式赵昕简单说过之后,他们经过实践,确实有用,也不需要赵昕专门去推广。

之后的运输端和销售端由赵昕把控,销售端不必多说,赵昕一个人占据了空前的订单。至于运输端,赵昕手头有不少人,正好派得上用场,真要是人不够,让厢军来干,提供吃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