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464章:免于饥寒之苦(2 / 3)

物器的车马队伍连续三个月不绝,可不仅仅是来自后蜀宫中的宝物,也是自当地百姓搜刮来的。

每当统治者缺钱的时候,就想要在蜀地捞上一笔,宋太宗北伐契丹缺钱,直接在蜀地恢复茶叶专卖制度,导致王小波李顺起义。这次起义,攻下成都府,阻断剑门关。宋太宗派去的官军胜少败多,他一度萌生出想要放弃蜀地的想法。

这次起义,效果还是不错的,极大地震慑了宋朝统治者,为蜀人争取到了相对平等的待遇。所以说,有些时候,嘴皮子的争论没有用,还是动刀枪来得好。如果没有蜀人的几次反抗,现在蜀地之人和奴隶又有什么区别。

王小波李顺起义之后,蜀地安稳了一阵,主要是因为宋朝取消了之前的歧视政策。但是若是计算叛乱次数,宋朝各个区位之中,蜀地叛乱最多,其次是河北,再其次是西北。

经过六十年的和平发展,蜀地又成为宋朝仅次于江淮地区的经济重地,人文荟萃。这种地方,理论上来说,发生叛乱的可能性不高。

但是也不好说,因为前些年宋夏战争,朝廷又缺钱了,蜀地虽说不是处于战争一线,但仍然出了不少的力,特别是茶叶榷场贸易,为北宋换来了许多战马。

朝廷自然是不会付出多余的成本,所以自然是转嫁给普通百姓,茶农闹事的说法屡屡有所听闻,甚至于有人为了对抗朝廷茶叶专卖制度,宁愿放火烧毁茶山,也不愿卖给朝廷的。

此外,在蜀地盐铁专营不说,还有竹木专营,宋朝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最富庶的朝代,背后可都是底层人民的血泪,不要将其想得太好了。

问题其实还是有的,处理不好,未来爆发动乱的可能性很高。所谓甲子动乱一说,这种神神叨叨的东西,你觉得政事堂的相公们会相信这个,无非是察觉到了暗中的乱流罢了。

按理来说,赵昕这次出镇蜀地,应该以茶叶贸易为抓手,这是当前诸多矛盾的核心。但是赵昕做不到,是真的做不到,即便是他以太子之尊,想要铲除盘踞在茶叶贸易上的蛀虫也很困难。蜀地上上下下所有官员和权贵,基本上都有参与其中。

赵昕之前打杀豪强大户,好像轻而易举,那是因为抓住了他们的把柄。现在赵昕能够抓什么把柄,说现在茶叶价格太低了,应该提高茶叶收购价,让利茶农。

开什么玩笑,不需要蜀地官员弹劾,赵祯估计就要让赵昕滚回来。国家现在财政如此艰难,让利于农,疯了吧,他们只要不饿死就行了。

真要是以茶叶贸易入手,那就是蒋太子治理上海滩,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