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452章:宫廷之乱外溢(2 / 3)

几乎不与外人交流。正好这段时间临近曹婧生产的日子,赵昕也好静下心来好好陪着太子妃,见证自己第一个孩子的诞生。

在朝野的巨大压力下,宰相文彦博上书道:“陛下践祚垂三十年,太子不离深宫,日受圣训,天下之人皆庆陛下享国久长。今太子已成人,不闻大过,陛下奈何一旦以无根之语,喜怒之际疑之乎!且太子天下本,不可轻摇。昔晋献公听骊姬之谗杀申生,三世大乱;汉武帝信江充之诬罪戾太子,京城流血。晋惠帝用贾后之谮废愍怀太子,中原涂炭。隋文帝纳独孤后之言黜太子勇,立炀帝,遂失天下。由此观之,不可不慎。"

在文彦博上书之后,赵昕立马跟进,上书陈述自己近些年的过错,重点就一条,赵祯希望朝政谦和,恪守祖宗之道,赵昕却是求新求变,违背祖宗之道。赵昕表示深刻反思,同时在末尾陈述自己无德无能,自请去太子之位。

与奏疏一起交上去的,还有象征着太子的一切,赵昕搬至东宫偏殿暂时居住,等候赵祯的表态,一旦赵祯果真要废太子,赵昕就搬出东宫至宫外。同时穿上寻常皇子的服装,至于太子的印玺,车驾一流,更是尽数封存。姿态可谓是做全了。

以退为进吗?似乎有些逼宫的意思在,但是谁让赵祯先动的手,赵昕也不可能一直保持沉默,总是要表明自己的态度的。

赵昕这篇奏疏一上,彻底引爆朝堂,京城百官无不上书谏止,要是说太子属实无能,自身又没有什么势力,废了也翻不了多大的风浪,无非是废长立幼不好听,可是赵祯违背礼法的事情也不是第一次做了,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赵昕不一样呀,是实权太子,废了是真的要出事的,弄不好朝廷大乱,契丹西夏若是趁机南下,更是内忧外患难以想象。

不管之前是不是赵昕这一派的,中立还是如何,但是在这件事情上,所有人的态度都是统一的。太子,绝不可废!

这一手用出来,赵昕算得上是杀敌八百,自损一千。开办的钱庄遭遇到了疯狂的挤兑,有些人宁愿不要利息,也要取钱出来,担心本金亏空。此外各个产业的工人也是心思不稳,着急要自己的薪水。汴京内贩卖的平价粮已经好些日子没有人去排队买了,这些天也是一群人挤着去买。

赵昕手头本来就没有多少流动资金,之前黄河改道的事情,赵昕还搭进去许多“无效投资”。这下可好,拆东墙补西墙,若是能够补来也就罢了,可关键是补不来呀!那些官员们虽说不希望赵昕被废,但是也不希望赵昕的产业影响到他们自家生意,就等着在这场危机中赵昕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