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425章:借钱的另一种说法(2 / 3)

不知殿下觉得利息多少合适?”希望赵昕不要狮子大开口,否则就惨了,要是不答应的话,不知道能不能离开这汴京。

赵昕道:“月息五厘。”五厘利息,也就是0.5%,换算成年利率就是百分之六,后世银行不可能给出这个利率来,但是在宋朝,莫说百分之六,就是百分之六十,也是稀松平常。民间借贷,翻倍再正常不过。但是百万贯级别的利息,还是闻所未闻。

百万贯,月息五厘,一年下来,就是六万贯进项,各国不是不能够承担,但是数目也不小。一时间场面寂静下来,一些国人就三五万人的小国国主,哪里肯出这个冤枉钱。

“这,是不是有些多了。”他们低声嘟囔着,不是特别愿意赵昕骤然存这么一大笔钱。

赵昕早就料到了这个结果,继续道:“本宫计划存百万贯入内,同时计划借两百万贯。”

之前的霹雳已经震得各国国主心惊胆战了,如今赵昕再开口,众人几乎失声。不过,也不是没有明眼之人看出其中的好处,大理国主段思廉道:“敢问殿下借贷利息多少?”

赵昕的语气依旧颇为平淡,“月息十厘。”也就是年利率12%。

段思廉道:“既是如此说,下臣愿出资三十万贯供殿下用度。”

其他人还没有想明白,段思廉就已经出资了,不愧是受中原文化影响比较深刻的地区。赵昕专门说这么一段弯弯绕绕的话,不就是为了借钱吗?开设一个所谓经略司的岗位,无非是左手转右手而已。

国家层面上数十万贯的钱财交易,段思廉如此轻而易举地就答应下来,一方面是因为身在汴京,无路可退,不答应下来可能有生命危险,另一方面确实是有利可图。

赵昕身为堂堂的大宋太子,总不可能欠账不还吧!普通人小额借贷,利率数十甚至是数倍都是有可能的,但是资金如此庞大,就不可能增长地如此迅速了,反正府库里面的钱财存着也是存着,不如拿出来交给赵昕。

段思廉表态之后,其余各个国主也先后表示愿意出钱,特别是菲律宾群岛上刚刚成立的几个小国,出资更是豪爽,因为他们见识到了和宋朝合作的好处。在其他小国扣扣搜搜地拿出两三万贯的时候,张口就是十几万贯,几乎将所有身家都拿了出来。

一场交谈下来,赵昕顺利借到了一百万贯的钱财。宋朝内藏库里,至少有着数百万贯,甚至上千万贯,但是赵昕要是开口和赵祯谈及此事,他一定会狮子大开口,要赵昕好多利息,甚至是翻倍归还。赵昕吃过好几次亏了,看透了赵祯的性子,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