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大的风波,没有第一时间平定,很大原因便是广州作院荒废,只有十几个人维系,兵士自库房里面取出来的都是几十年前的老兵器,弓弦断裂,箭杆分裂,刀剑生锈。这种兵器还不如农民军使用的锄头呢。
两广各地作院荒废,一方面官军并无趁手兵器,但是另一方面侬智高打下城池后也缴获不到上等兵器,对朝廷的威胁始终保持在相对小的状态之中。整个侬智高之乱,绝大部分时期和农民军起义差不多,只是在后期,双方才有几分正规军对抗的意思。
依靠船厂的基础,特别是大量木材的存在,使得赵昕能够顺利推动船厂转型生产兵器。有了基本的装备加持后,宋巡等人平灭侬智高过程中,能够时刻保持装备上的先进优势,从而弥补人数上的短缺。
但是这还远远不够,侬智高小小土酋,连制式装备都没有,人数再多都是送死。宋巡等人率领的部队,且不说和西夏契丹这等强国对抗,便是连南边的交趾都比不过,交趾的武器装备也比船厂生产出来的好。
原因较复杂,我们以弓箭为例,依据造弓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种。
一、单体弓,也称直拉弓。弓身用单一材料(通常为木材)制作,这类弓为了追求更好的蓄能效果,尺寸一般较长,最原始的弓便是此类,但随着制弓技术的进步,选材的优化,仍有国家在中世大量装备单体长弓,其代表有英格兰/威尔士长弓等。中世纪英国很穷的,很多人吹英国长弓如何如何厉害,其实就是单体弓,依靠大力士强行提高威力罢了。
二、二材复合弓,也称加强弓。这类弓的弓体用数种不同的木材制作,使之较单体弓有更强的蓄能效果,如用竹片加木芯制成弓体。其代表有日本和弓。
三、筋角复合弓,这类弓通常以木材为弓胎,在弓面(面向射手)铺一层动物角(在中国通常为牛角),在弓背(面朝射箭)铺数层动物筋,用胶贴合,以加强弓身强度,提高弓体的蓄能效果。这种弓在上弦状态与下弦状态弓体弯曲方向相反,故又称为反曲弓。这种弓箭看上去和蛇一样扭曲,成语杯弓蛇影就是这么来的。
很明显,在个人力气都一样的前提下,筋角复合弓优于二材复合弓优于单体弓。
但是,打仗从来不是说武器优良的一方就能取胜,成本问题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筋角复合弓的确先进,但是问题在于,它太贵了。
筋角复合弓早在先秦就已经出现,《周礼》当中对其制造就有记载:“弓人为弓,取六材必以其时,六材既聚,巧者和之。干也者,以为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