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侬贼劫掠乡野无所得,必生内乱,彼时以利诱之,侬贼头颅自得。”
……
话说了很多,可是还是没有人愿意率军出征,最后余靖只好暂时中止会议,召集自己几个核心幕僚询问对策。
“文官怕死,武官惜命,侬贼祸乱五岭近半载,倘或让侬贼继续作乱下去,听说陛下有意令枢密副使狄青来岭南,大宋建国以来,几时有武官掌兵之事。”最后一句,才是余靖的心声,因为他深刻地感受到了来自中央的疏远与质疑。
幕僚道:“狄枢密不来,当今太子殿下对此也是虎视眈眈,想要拿下这平叛之功。太子设文武两院,自选人才,令武院得势,来日文院必然继起,科举之才本已仕途艰难,此口断不可开呀!”
“为今之计,非使君亲征不可。非使君出马,人马互不听令,互不统属,便是出战也是大败,给朝中之人以口舌。”
余靖内心颇为复杂,谁人不愿坐看墙橹灰飞烟灭,可是战场无情,一支流矢就能够要了小命,亲征的风险太大了,“尔等都是这般看的吗?”
幕僚们不言,但是态度已经表明。
“倘或某亲自出征,谁人可为留守。”
“监押雷向明本广南西路人,通民情,有威仪,可堪一用,便是城中生乱,也可保城危急之间。”
余靖微皱着眉头道:“此人吗?听闻其镇压民乱时手段残暴,名声不佳,乃至中饱私囊。”
“凡乱世用重典,至于贪腐之事,值此乱局,用才不用德。”
幕僚的话打消了余靖最后一丝顾虑,道:“既如此,便依尔等之言。”
密室决断罢,余靖便重新召集众人,宣布自己这一决定,无论如何,有了方针政策比什么都没有来的好。
邕州城内各处兵营开始了新一轮的集合,大小将官开始鼓动将士上阵的热情,方式朴素而单一,就是砸钱。
可是这种方法并不一直奏效,侬智高为一方流寇,屡破官军不说,便连余靖这样的主官都选择放弃城池,你让手下人如何坚定作战的信心。
带着未知的惆怅与迷茫,大军整合完毕。就军势来看,很难让人相信这是一支能够打胜仗的队伍。
城门处,全身甲胄环绕的余靖对着监押官雷向明道:“前次侬贼放奸细入城,里应外合破城,本官出城后,你只管禁闭城门,不得放入任何一人来。不然军法从事!”
监押官当即下拜表示明白。
吩咐完毕后,余靖即跨身上马,即便是身穿甲胄也显得行云流水,原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