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肠如此狠毒,连自己儿子都要坑害,这是将赵昕架在火上烤呀!
赵昕现在当然可以回赵祯殿前哭诉,请求赵祯收回前命。可是这样一来,名声全没了,无能两个字落在头上,日后想要有点作为可是不易。
其实赵昕新建的这些房屋,质量也不怎么样,首先都是茅草房,其次,一间房子也不宽敞,一家人挤在里面甚是逼仄。
心中越想越是烦闷,若是连这样也叫好,那么差要差到怎样的地步,就真的不把灾民当人呗,把人家当畜生对待。连个遮雨挡风的地方也没有。这叫个什么事嘛!
赵昕无法理解曹讽等人的建议,曹讽等人也无法理解赵昕。来自于后世的赵昕,总是时不时地代入后世的观念。
超过当前时代的理念,或许看起来很好,但不一定真的好,因为不能够实现,那就是一个画饼。
赵昕无论如何也不愿意降低要求,曹讽见状,微微叹息一声,也不再多言。
等到太子殿下碰上南墙,估计就会回头了。曹讽心中如是想到。
次日,赵昕来到难民的聚集点,告诉他们之后几日还有不少的难民要来,所以要为之后的乡亲们修建房屋,需要人手。
难民们有了新房,日日吃着赈济,心中惶恐不安,整日提心吊胆,担心赵昕要抛弃他们,如今听到赵昕的话语后,很多人的心中,其实是松了一口气。只要有用,就不会被放弃,这是最简单的道理。
一个个青壮汉子很快便加入队伍之中,凑了有两千人之多,若不是不需要这么多人,估计他们都要加入进来。
剩下还有近三万人,一半多的半大小子,力气不大,吃得和成年人差不多。真正四五十岁以上的老人人数不过二三千。是的,四五十岁就是老人了,单看面容,经过旅途奔波之后,他们和后世七八十岁的人一样,一脸沧桑。
剩下的人,赵昕也没有让他们闲着,整天闲着就容易胡思乱想,还是动起来的比较好。洪水退去,汴京城一片杂乱,正需要大量人手清理;附近道路木桥,损坏者同样有不少,需要完善。无论男女,无论老弱,都可以出一份力,计气力发粮食。
对于灾民们而言,他们短暂地找到了工作,浮躁的内心渐渐稳定下来。对于汴京城本地人而言,这些流浪而来的难民,好像和以前的那些人不一样,不是只知道伸手要粮食要钱,你如今给他们钱他们还不愿意收呢。
通过这些手段,赵昕暂时稳住了难民们的心态。但是很不幸,第二批,第三批的难民先后到达。
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