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智谋处于汉朝时代顶尖水准,对于明算等科目的学习能力,自然也是毋庸置疑的。
这年代的读书人,堪称才高八斗,数学这种科目,对于诸葛亮而言,根本是小儿科。
不过半个时辰,诸葛亮就写完了全部的题目,检查了一遍,十分的满意的等待收卷。
荆州南阳的考场之中,像诸葛亮这般云淡风轻、自信无比的学霸级士子有许多。
当然也有很多学渣,绞尽脑汁,每一题就如同高山让他们难以跨越。
一些题目像诸葛亮这等心思敏捷之辈,直接心算出来,不假思索的写出。
但对于愚笨的士子而言,需要在草稿纸一遍又一遍计算,才终于得出一个可能还是错的答案。
更有甚至,满脑子浆糊,看着数学题目就如同看着天文数字一般,完全不懂,最后直接沉沉睡去了。
这其中对数学不擅长的学生,有些是真的全科目泛泛之辈的学渣。有些是偏科不擅长数学计算。
这也就是刘辰十五个科目的意义了,学生们总能在自己擅长领域大杀四方,展现自我。
当然,若是全部不行,那么就很抱歉了!
这样的学渣,连茂才的身份都没有资格获得!
选拔考试的难度已经极低了,刘辰曾经看过试卷,相当于前世高考水准。
只要可以达到专科线,百分之百可以考中茂才!
甚至只要有一些科目十分擅长突出,哪怕其他科目没有达标,依旧可以破格录取。
要求已经极低了。
而且还是全国性质的考试,一视同仁,没有让京师地区的考生录取分降低,也没有提升某些区域的分数。
公平公正,全国统一试卷,一切靠学生的真本事拼杀出来。
若是连这样的低要求都做不到,刘辰还是建议他们回炉重造,重新学习再说。
否则这样的士子当官,也只是误人子弟。
一个时辰很快过去,收卷的敲锣声响起,接着有将士直接下来收卷。
一些考生还在绞尽脑汁计算,不像交卷,但看着众将士那肌肉发达的样子,也不敢造次。
等到收卷结束之后,考场之内响起了士子们的哀叹声,这些人显然是没有考好的。
但也有一些人云淡风轻的笑着,然后取出干粮,或者吃起了红薯土豆充饥果腹。
这一天考试,他们都需要待在考场之内,吃喝拉撒都需要在考区之内进行。
休息了半个时辰,第二场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