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九十章:一分也少不得(2 / 6)

织明 蜗牛非牛 5131 字 6个月前

这里才能略感放心。”

“好吧。我这就去准备准备,召集炮营,趁着天黑前,进驻来远堡。”

“去吧。”

…………

大同城,古称云中、平城、云州。

既是大同府城所在,也是大同镇城之所在,是全晋之屏障、北方之门户,且扼晋、冀、蒙之咽喉要道,乃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素有“巍然重镇”,“北方锁钥”之誉。

大同城墙周十三里有余,高达四丈二尺,外包城砖,共建有四座城门,分别是东曰阳和门,南曰永泰门,西曰清远门,北曰武定门。

其四门之上更分别建有城楼,其月楼、箭楼、望楼、角楼间隔而立,四门之外还建有瓮城、月城、护城河,其宽亦达四丈五尺余,此外还有敌台楼五十四座,窝铺九十六座。

大明景泰年间,巡抚都御史年富更于府城以北修筑北小城,到了天顺年间,都御史韩雍又续筑东小城与南小城。

至此,大同府城的建筑结构与防御体系,便算是基本奠定下来了。

而在大同城内,除了有巡抚都御使、大同镇总兵官等官将之外,还有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代王!

代王,乃大明九大塞王之一,初任代王是大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三个儿子朱桂,洪武十一年时封为豫王,洪武二十五年又改封代王,就藩于大同。

有代王,自然也要有代王府。

代王府是明代规模较大的一座藩王府邸,其以三大殿为中心,建有大小宫殿二十余座,房间屋舍更是多达八百余间。

代王府于明太祖洪武二十五年,代王就藩时就开始建设,于洪武二十九年方始建成,它是一座长方形的小城池,南北长二百三十丈,东西宽也有八十七丈,四面围有数丈高的墙垣。

王府内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的中心为承运殿、圜殿、存心殿,是代藩举行大典礼的地方,内廷的中心是长春宫、交泰殿、坤宁宫,是代王和代王妃居住的正宫。

大同城,属于是十分方正的棋盘格局,有“四大街、八小巷,七十二条绵绵巷”。

其四座城门,所对应的四条大街分别是东面的阳和街,西面清远街,南面永泰街,北面武定街,四条大街在城中心呈正十字交叉。

这四条大街的中段又都各建有一楼,东有太平楼,西曰钟楼,南配鼓楼,北修魁星楼。

在城中心四条大街的交叉点上,树立着一座由四个牌坊连成一体的牌楼,俗称“四牌楼”,是一座木结构的建筑,其形制颇为精美。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