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卢祥安笑了笑,道:“自《推背图》出世后,就被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心惊从而诏禁,但在民间此书流传颇广,收藏者众多,禁不胜禁。宋时太祖赵匡胤言‘不必多禁,正当混之耳’如此一来,由官方颁布刊印的版本就在民间流传开来,而且种类繁多,各有不同,又似假非真。再以后历朝历代或诏禁、或仿效宋太祖出假作混淆,鱼目混珠之下,到后世就再也难知哪一版本是真迹了。”
“原来如此。”马良恍然大悟。
难怪从网络上查到的《推背图》的版本中,有些图案和谶语颂曰对于已经发生过的历史,简直是明晰直白的娓娓道出,让人观之不仅瞠目结舌。
原来都是些事后诸葛亮搞出来的。
稍做思忖后,马良又有些不解的问道:“那您老是凭什么判断出,这是原版,而且是李淳风的真迹?”
“观其字,看其势,断其句,会其境……”卢祥安微笑道。
“又玩儿深沉。”马良不满的撇了撇嘴。
不过他已然了解了卢祥安话里的意思——所谓观其字,好听点儿是龙凤凤舞,难听点儿那就是潦草,如果是后人模仿的假版本,那么必然是认认真真书写出来的,怎么可能这般潦草?看其势,潦草间若行云流水,每幅图案的谶语颂曰都是一气呵成,间断上有轻浮之感,似醉酒而书;断其句,是说如诗词般的颂曰,每一句并非如广为流传的版本中那样押韵,读起来极为流畅,有些语句之间读起来反而还会有些生涩磕绊的感觉;会其境,则是从字的形态和气势,以及语句间的晦涩上,完全可以看出来作者当时应该不是醉酒状态,而是沉迷于某种境界之中。
这一切,都恰好应对了《推背图》的由来——李淳风在推算国运时,入其境而不知,沉迷其中而不拔。
也就有了最后那幅图中所说的“万万千千说不尽,不如推背去归休。”
是袁天罡将李淳风从入境中唤醒的!
想到这里,马良忽而微皱眉说道:“老爷子,既然是这么宝贵的东西,那么沈玉面没理由拿出来作为赌注吧?难不成在他看来,这二十一幅《推背图》,还比不上石树怪的珍贵吗?显然是说不通的。”
卢祥安思忖道:“也可能,是他并不知道这是李淳风的真迹。”
“我总觉得哪里不对……”马良摇摇头,掏出支烟来点上,缓缓吞吐着烟雾,一边想着一边说道:“以前您说过沈玉面过的并不如意,那么他从哪儿弄到了这么宝贵的《推背图》?家传的?好吧,这样也说得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