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232章 何去何从的雁北支队(2 / 3)

抗日之晋北小卒 弈芷 2077 字 2021-08-24

《八路军进行曲》作为八路军的军歌,也是后世解f军的军歌,当兵的时候他天天早上就听这些歌,刚穿越过来的时候也是浑身不适。

他想唱又不敢,毕竟这是别人的劳动结晶,作曲老师还在世呢,他就算会唱也不能窃取。

“司令员,此战之后,我们该何去何从?”

说话的正是代运兴,他作为政训处主任,还是会分担不少政委工作的。沐阳兼任政委之后,支队就没人地位比他还大了,有些事情代运兴必须提醒他。

“何去何从?”

沐阳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问杨师长,可转念一想,杨师长都去远征平西、冀中了,问他有关于一分区的军务,还不如问另一个老资格邓华同志呢。

而驻守在附近的一分区二团,最高只是个团长。

要知道,现在的八路军可不是40年后的八路军,他们现在不管是名义上还是某些方面上还隶属于“刮民党”。阜平晋察冀司令部里面的老首长,他身边还有刮民党的“115师联络员”,负责监视晋察冀八路军的发展现状。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不允许八路军使用“政委”制度,这也是为何抗战初期八路军部队普遍都是团长兼任政委、营长兼任教导员这样的情况了。

只有杨师长、独立一师这种“处于视野盲区”的“法外狂徒”才躲过了这“刮民党联络员”的视线,这才有了邓政委一职,不然邓政委可能只能当一个政训处主任而非政委。

要知道,八路军各部队的政训处主任,再怎么厉害也比最高指挥官低半级。

事实上,现在他作为支队长,在一分区能有资格跟他面对面平等沟通的也就只有其他团级干部、支队干部了。

部队发展到如今这个规模,除了询问军区的意见之外,很多事情都需要他自己处理、自己解决。只有解决不了的、影响大局的事情才需要请老首长参议。

别以为他是一个军盲,不懂八路军的编制问题。

“支队”这个编制不过是晋察冀的首长们一种“曲线救国”的方式。

原本老首长是想着一分区组一个“独立第一师”,二分区组一个“独立第二师”,以此类推四个军分区组建四个独立师,只不过被刮民党发现并强烈反对了。

后来为了稳住刮民党的“法眼”,老首长上报八路军总部后,只好把独立一师改为“第一支队”。

支队这个编制,即使是对八路军而言都是极为混乱的,而不论是老首长还是杨师长,在几个月前被迫把独立一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