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531 科技的种子(3 / 5)

崇祯窃听系统 叫天 6546 字 2021-08-18

算是有不少银子了,不只是皇后所开的纺织厂赚钱,最主要的,还是玻璃厂的分红多。因此,崇祯皇帝也算财大气粗,一下便拨出了一百万两银子出来。

众人一听,不由得都倒吸一口凉气。

虽然如今皇上给定的银行存款利息都低,但是,一百万两存款,再少也有个两万两吧?分南北两京的话,那也是一万两一个,最关键的是,用这种方式,那是年年都有一万两的,这真是大手笔了!

他们可以想象得到,这个事情传出去之后,肯定有不少人会动心。只不过,不知道具体的章程如何?

他们正在想着,就听崇祯皇帝又说道:“朕以为,让有才华的人钻研这些,总要好过无所事事,去穿女人衣裳,留恋烟花之地!大明的风气,也必须要到改一改的时候了!”

大明中期开始,生活条件的改善,特别是江南那边,有钱了,就开始享受生活,转而过起糜烂奢华的日子。这种风气要是不改的话,大明就还是没希望的。因此,崇祯皇帝老早就想着法子要改这个。

但是,生活风气的改变,并不是说改就能改掉的。如今崇祯皇帝的这个决定,也算是引导风气改变的手段之一了。

薛国观等人听了,深以为然。如果让他们来选的话,家中子侄,当然是去让他们钻研开物学识更好了。因此,他们一个个都赞成皇帝的这个决定。

对于他们的反应,也在崇祯皇帝的意料之内。他其实也是知道,心急吃不得热豆腐。因此,并没有马上宣布说,要改科举,要强制自然科学这些。而是先引导他们,让他们有兴趣,至少在大明有一定的人数基础之后,再来宣布这些,会更好一些。

而且说实话,暂时来说,这个事情还没法普及。因为能研究这些的人,首先得是读书人,然后还有能力去购买实验器皿,有足够研究的时间等等。换句话来说,就是这些太子陪读了。他们是最适合去搞这些研究的,用他们带动大明的勋贵子弟,官宦世家等等,有这样的基础在了,才适合大面积进行推广。

此时,在崇祯皇帝说完之后,有一点让他没想到的是,陈子龙和宋应星双双出列,向崇祯皇帝奏道,说他们能力不足,无法升任各自司的员外郎之职。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对皇上问起的那些为什么,其实也回答不出来。更多的,他们都只是记录而已。

对此,崇祯皇帝在意外之余,不由得哈哈大笑道:“两位爱卿,休得妄自菲薄,朕可以说,这全天下,除了朕以外,就没有人能懂。卿等二人,已经是我大明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