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457 科技的蓬勃发展(4 / 5)

崇祯窃听系统 叫天 6092 字 2021-08-18

银行的分行存款,又开始快速增长。毕竟拍卖股份这个事情,携带银两实物,太不方便了。

在崇祯皇帝的计划中,各省一家玻璃厂,虽然只是覆盖本省,那也是要建大的玻璃厂才行,给玻璃厂工人和关联产业的工人待遇丰厚一些,就能吸引他们从棉纺等行业中转出来。

玻璃厂有了之后,眼镜匠人一下激增,大明的街头上,那些带眼镜的读书人,也一下多了起来。毕竟玻璃眼镜这个,比起水晶眼镜,那是绝对要便宜多了。一般读书人,即使不是大富大贵,也能戴得起了。

由这个玻璃带来的变化,可以说是深刻地开始改变大明。

有一点,崇祯皇帝没有想到的是,宋应星的例子,让无数的读书人,都沉迷到了对各类物品的研究中去了,相应的,也带动了物理和化学学科的普及。他们幻想着,要是能像宋应星一样发明一个能赚钱的新生事物,那就能躺着赚钱了。

化学这个行业,在中国古代,又可以叫做炼金术,原本是慢慢地衰退了。但是,大明朝的不少皇帝有修仙爱好,比如有名的嘉靖皇帝,因此又带动了炼金术焕发了第二春。很多化学实验,比如蒸馏提取汞,还有硝酸这些工业制法,在明朝都已经是成熟了的。

不过总得说来,还是西方那边更为领先。甚至在大明这边的很多化学方面的方法,也是西方传教士传过来的。但是,玻璃这一块,西方一直是当宝贝一样藏着的,如今宋应星奉着崇祯皇帝的旨意搞了出来,对于大明的化学,或者叫炼金术的发展,绝对是一个极大的促进作用。

感慨这个玻璃的重要性,崇祯皇帝甚至在心中叹道:要是后世的人能知道的话,别的可以无所谓,玻璃的炼制方法,一定要去搞懂,万一穿越呢?这绝对是穿越利器来的,没有之一!

也因为玻璃这个事情,崇祯皇帝开始关注大明的各类学识,顿时,他又有不少新的发现。就是在这崇祯年间,大明这边已经有不少西方传教士带过来的西学,从天文历法到几何数学,从人体解剖学到西学,从炼铁到各种炼制等等,很多东西都是概要性,或者不全,或者缺乏关键的东西,但是,好歹是科学系统性的介绍学识。

有了这个发现,崇祯皇帝不得不把他的重心扑到了对这些学识的整理上。相对来说,大明这边,哪怕宋应星的《天工开物》,都是缺乏对科学技术的系统性论述。西夷在这一块上,确实走到了大明的前面。

既然如此,为何不能拿来用呢!

崇祯皇帝对此,一点心理负担都没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