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学武功的话,自有大内高手教导。”
包氏急道:“他一点不敬重师父,吹牛吹得没边了,你还护着他,你这样会把他宠坏的。”
赵王哈哈笑道:“我觉得康儿很好啊,他可是皇孙,以后会封郡王的,当个闲散王爷,每天弹琴作画、打猎钓鱼,也挺好的,你不是一直希望孩子快快乐乐的吗?我看他每天在外闲逛,不时捉弄人,过得挺开心的。”
包氏道:“不应该这样的,捉弄人不对,那些人吃了亏,终究会报复的,我很担心康儿闯祸。”
我吐吐舌头道:“父王是兵部尚书,有实权的皇子,我不去找别人的麻烦人家就该谢天谢地了,谁敢报复我?你真是杞人忧天。父王啊,你现在很忙吗?我回来好几天了,总是见不到你。”
赵王板起脸,道:“还不是给你善后。”
我一愣:我刚回来,还没出去惹事啊。见赵王眼含笑意,我心念一转,明白了:必是对宋战事告一段落,兵部要论功行赏,我那个虎豹骑功劳显著,可以提拔不少人。我的老部下,又有实打实的军功,赵王当然想把他们安插进要害职位,这在官面上是过得去的,只是,僧多粥少,每年才那么点缺,这么大规模的提拔人,得和其他势力商量,妥协,难怪赵王这个兵部尚书会忙得脚不点地。这事儿确实是我造成的,赵王这么说也没错,这恐怕是赵王为我善后十几年来最心甘情愿的一次了。不要紧,很快,荣王一脉的位置都能空出来,我的属下,绝不会立功无赏的。
包氏并不知道金宋开战了,听不出来赵王只是玩笑话,信以为真,更是生气,“康儿,你才回来几天,又去害人了吗?你为什么就是不听话呢?总是给你父王添麻烦。过几天,你拍拍手又走了,你知不知道这些年来,你父王为了你得罪了多少人?”
懒得理她,我有分寸的,那些大臣可不会意气用事,嘴上骂得凶,只是怕我又去捉弄他们。我五岁起就偷着在大臣们的朝服背后画画,都是竹啊、梅啊、兰啊这些喻意很好的,我又没画小乌龟,所以没谁当真跟我计较。何况,里面有多少人是赵王党,奉命制造赵不如荣的声势?
赵王劝道:“好了好了,别再骂孩子了,康儿以后不走了,你管教他好不好?好好跟他讲道理嘛,别发脾气。”
包氏吃惊道:“你说什么?康儿会留在家里?”
赵王点头道:“平章政事仆散揆临终前上了奏章,举荐康儿。你放心,这次无论如何,我都会想办法让康儿留下,康儿早就把律法背下了,进大理寺是没问题的,都过去这么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