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不用辛辛苦苦地打猎了,当然要按照中原的传统来。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是治国理念,我们能用汉人的儒家治国,为什么不能接受汉人的其他东西?干吗非要保持女真风俗,让汉人排斥我们?再说也由不得我们愿不愿,我们已经被同化了,那就顺势而行,全盘汉化好了……”
金帝大叫道:“够了!全盘汉化?照你这么说,到底是我们女真人当家还是汉人当家?以后还有没有我们女真人?平等对待汉人是不可能的,所有女真人都会反对。”
我们在他发怒时都跪了下来,我小声道:“以后民族融合,无分彼此。嗯,从有记载的黄帝时起,历史,就是一个不断扩张、不断融合的过程。我们的祖先是肃慎人,早在西周初年就接受过周王室的册封,比逐走犬戎人才受周平王册封的嬴秦部族都早多了,直到周穆王将赵城赐给造父才有赵氏,咱们那时侯还没‘赵’姓呢,再说,本朝皇业根本就在山南之燕,燕是列国之一,我们当然可以算是中原人。‘汉人’这个叫法是一千四百年前汉朝建立后才有的,后来,‘汉’就相当于‘中原之主’的意思,它是指秦赵韩魏齐楚燕等国人的集合,本身并不是一个民族,而是统指在中原生活的各族人,五胡乱华时期又融合了东胡、匈奴、鲜卑、突厥等族人,当然,长久的杂居使得他们的习俗相近。嬴秦部族回中原得早,我们女真族要是在汉朝之前回了中原,这所谓的‘汉’族起始时就也要算上我们一份,现在也不迟,我们就是属于汉族的嘛。我们的始祖皇帝(函普)还是渤海汉人呢,所以太祖起兵时就说女真渤海是一家,女真人、汉人,二而一,一而二,有什么好区分的,都是黄帝的后人,别再用‘汉’了,统称华夏好了。”
这可不是诡辩,我翻了很多书才发现的,女真族原来本是中原民族。他们的主源是黑水靺鞨,与先秦时的肃慎,汉至晋的挹娄,北朝时的勿吉,隋至唐初的靺鞨,有渊源关系。称号,有女贞、虑真、女真、女质、朱理真、朱里真、珠尔真、珠申、诸申、朱先、朱里扯特、主儿扯惕、拙儿擦歹等,其中,以女真(元时避铁木真的讳,写做“女直”)最常见。“女真”一词的语源,一般认为是肃慎转音或同音异译(《满洲源流考》在解释肃慎转音为朱里真(女真)时云:“夫北音读肃为须,须朱同韵,里真二字合呼之音近慎,盖即肃慎之转音。”)。其含义随对肃慎的不同理解而有三:一说是鸟名;或说是通古斯语“人”的意思;或据《三朝北盟会编》记女真“本名朱理真”,认为是女真一同的本音,在女真语中“东方”读音作“诸勒zh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