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王端了碗粥喂我,包氏坐在一旁陪着,三人都没什么话说,沉默,压抑的沉默。
外面传来的声音就很刺耳了,我几口喝完粥,不那么饿了,皱着眉头,打破沉默,“父王,外面是什么声音?好吵。”
赵王道:“是你妈请了高僧为你祈福,看你妈对你多好……”
我冷笑道:“搞什么鬼,我还没死呢。”真奇怪,佛法高深的都是和尚,没听说哪个尼姑,以至于官宦人家在做法事时不能太讲究内外之别,我很不高兴,包氏老往和尚庙里跑,去求心安,倒也罢了,现在居然招和尚进门,赵王实在是太宠她了。
包氏急道:“康儿,别胡说,你这次能好,全仗佛祖保佑……”
我跳下床,道:“我好了,我出去看看。”穿上鞋子就跑出去了。
花园里,一群和尚盘膝坐在蒲团上念经,有几个老和尚穿着大红的袈裟。见到一个穿着白色中衣、苍白瘦弱的小孩闯进来,当中的一个白白胖胖、看来慈眉善目的老和尚站起来,走到我面前合十为礼,“老衲心止,小施主就是赵王府的小王爷吧?”
我点点头。这时赵王包氏也跟过来了,包氏走到我身后,对心止一万福,欣慰地道:“大师,这就是小儿了,大师佛法无边,只祈福两天,小儿果然就醒过来了。我之前是说塑一座金身的吧?我当捐两座,还望大师再替我母子求求佛祖,保佑小儿一生平平安安,无病无灾。”
心止连道阿弥陀佛,我得赵王介绍,他是悯忠寺的住持,另几个老和尚是昊天寺什么的住持,其他的也都是那些寺里的高僧,呼,好大的排场啊。
我脆生生地打断他们道:“心止大师,我在书上看到一个有关佛法的故事,不明白,我问父王,他却说不知道,你是高僧,你给我解释好不好?”
心止谦逊地道:“小王爷请说。纵使老衲不解,这里还有这么多师兄,个个佛法精湛,必能解得。”
我微笑道:“有一对夫妇,中年无子,两人情爱极笃,做丈夫的不肯纳妾,于是双双求佛拜神,两人分头到寺庙中求签,男的求的签条是‘种豆得豆,种瓜得瓜’,女的在观音大士面前求的签语却是‘诚心则灵,心到神知’。这夫妇俩后来大做善事,可是依然无子,男的又去请教原先那庙里的高僧,高僧道前签是说未积善因,何得善果?他已做到,但是,后签则是说意念不诚,神佛不佑!问题出在女方那边。女的也又去了观音大士的庙,那的尼姑知道这家人有钱,一心想让那女的把家产捐给庙里,为了显示自己佛法精湛,一直没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