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下令撤出扬州之前,任思齐就命令崇明岛上的沙福等人大肆采购粮食,从扬州富商那里缴获的数百万两银子派出了极大用场,每日都有无数艘江船从崇明出发,驶往苏州常州各地,采买粮食及其他各种物品,才才有了崇明岛如此多的粮食储备。
“不过以后恐怕粮食不那么好买了。”沙福语气沉重了起来。
“怎么啦?”任思齐惊问道,苏州松江常州太湖一带是天下有数的鱼米之乡,这才购买了多少粮食啊!
“自清兵攻下南京之后,江南一带各府都先后投降了满清,现在长江以南几乎都是满清的治下,满清在松江苏州嘉定各地都派出了军队,咱们再想安然采购粮食没那么容易了。”沙福叹道。谁能想到形势变化的如此之快,现在在南直隶各府,恐怕也只有崇明岛这一支打着明朝旗号的孤军了吧!
“不用担心,”任思齐语气却很轻松,“掌握着大量粮食的不就是那些士绅豪族吗,对那些人来说,只要咱们给得起钱,他们就敢卖!”对于江南一带士绅们的品行,任思齐还是很了解的,这些人为了银子无所不敢做,卖给自己点粮食又算得了什么。以满清的兵力只能占据一些大的城市,根本无法掌控如此广大的区域,更控制不了乡下粮食的流动。
“但愿如此吧。”沙福叹道。
“百姓安置工作就拜托沈公了,”任思齐对沈廷扬道,“我决定成立崇明府,沈公就是第一任崇明知府!”
“这,这不好吧。”沈廷扬就是一惊,任思齐只不过是肃虏侯,哪里有资格任命朝廷命官?
可是想想现在南京朝廷已经没有了,弘光帝逃到了杭州,崇明已是一座孤岛,作为崇明的实际统治者,任思齐任命一个知府也没什么大不了,权宜之计罢了。想到这里,沈廷扬欣然从命。
堂上众人则艳羡的看着沈廷扬,被任命为崇明知府,意味着任思齐把整个岛上的民政都交给了沈廷扬。
“崇明府下辖崇明长沙二县,崇明县令由沙福担任,长沙县令则由原泰州知州刘万春担任。”任思齐继续道。原来的崇明县令在岱山军到达崇明之后,不忿沙福茅十八等人侵占他的权利已经挂冠而去。而刘万春既然不肯投降满清选择跟着来到崇明,对这样的忠贞之人任思齐自然要加以笼络。岱山军现在不缺精锐的士兵将领,缺的是能够管理百姓施政一方的文官。虽然任思齐在岱山建立了书院,可是靠着书院培养人才要到猴年马月。
随着崇明岛高举抗清的大旗,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读书人投奔崇明,岱山军要想最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