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九百二十一章 独立自主(2 / 4)

帝国重器 周硕 3051 字 2021-08-09

造技术替换了真空焊接的机匣,斯贝改发动机上机的过程也绝不是简单换个卡扣……

和西飞的熊猫相比,沈飞确实表现的有些迟暮了。对拿到手的苏27技术不敢改动,缺少技术革新的主观积极性,说到底其实是自主研发能力的缺陷。

如果航天总公司因为拿到质子号技术,走起了沈飞的老路,那胡文海可就铸下大错了。

中国航天和航空不同,从一开始就没得抄,是难得从无到有建立起完善自主研发能力的产业。

而自主研发能力,又不仅仅只是技术能力,而是一种组织能力,是一个组织的决心和野心。它并不是说在某一项技术上进行独立开发,而是要形成技术发展的体系,要求整个组织拥有永不停歇、始终向前的组织能力。

胡文海绝不满足于质子号这一款产品,是希望从引进质子号开始,在航天产业里种下一颗种子,而不是请回来一尊只手遮天的如来佛祖。

可是这种模式对于航天总公司的某些人来说,无疑是风险更大的方案。

“我希望在国内引进质子号的过程中,同步开始对质子号的技术改造工程。第一步,我们用更先进的电子技术,对质子号的控制系统进行升级。第二步,我们将质子号国产化的签字权必须落实到航天总公司的手里。第三步,整体更新质子号技术,将其近地轨道运输能力提升到25吨,远期目标,我想我们可以考虑有效载荷达到35吨……”

胡文海的意见,让会议室里很多人的脸上变了颜色。不说别的,单是签字权一项,就不知道会要了多少人的老命。

签字权是什么?其实就是说,这个东西究竟能不能用,最后签字做决定的那个权力。权责对等的情况下,这就是要很多关键岗位的人负起责任来。出了问题,就要找签字那个人。

敢去签字的人,显然必须对自己做出的决定,拥有绝对的了解。在质子号这个项目上,就要求从总师到各子系统、分系统的负责人,都必须对自己负责的领域吃透,否则怎么敢使用自己的签字权呢?

至于说25吨的近期目标和35吨的远期目标,这么说吧,如果近期目标十年内能够实现,那就是把中国航天事业提高了至少十年。远期目标只要在2020年之前实现,都算是跨越式发展了。

“控制系统升级,这个我们可以现在就做。但签字权,我看是否不应该太过着急……”

“是啊,签字权强行规定必须有哪国人来做,这是不是有点太政治化了?”

“由我们来掌握签字权是对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