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引进一部分好莱坞电影和其他文化产品。允许美国电影公司进入中国投资院线,原则上允许美国资本在院线持股达到51%。
允许康明斯进入中国,允许美国企业进入中国电力设备采购目录……
不用等中国加入WTO,这些行业在中美签署贸易协议之后,最晚不超过1992年元旦就会执行开放政策。
基本上,这不是孩子在喊狼来了,而是狼已经到了家门口,就要推开房门了。
日化、医药,通过某些渠道得知消息之后,行业内已经是一片哀鸿遍野。
农产品的问题倒不严重,反正中国的粮食暂时还处于严重的不够吃状态。音像行业反正是战五渣,没有狼也会把自己饿死。
倒是康明斯进入中国,对淮柴是个不小的考验。不过胡文海当年从MTU引进了1163发动机,因此帮着淮柴和铁道部拉上了关系,同时中铁建投也算是淮柴的投资方之一。有着这一层关系,再加上淮柴此时已经消化了斯太尔WD615的技术。因此表面上一点也不露怯,露胳膊挽袖子,打算先和康明斯做过一场再说。
开放就开放,鹿死谁手还未一定。淮柴自己也觉得,只有在国内顶住了康明斯,才能说明淮柴拥有了走向世界的能力。
中方只管开放市场,如果康明斯自己没本事打不过淮柴,这可怪不到我们的头上吧?
至于说电力设备,这个国内算是给美国人挖的一个坑。毕竟用户只有中国电网一家,等国内情况起来,说翻脸分分钟把美方企业踢出去,这是没有什么压力的。
谈判的具体消息通过种种渠道传回国内,经过一番抽丝剥茧的分析。日化和医药这两个行业虽然受到的打击最大,但市场需求量可也不小。一时之间,倒还不至于会死透了。未来究竟如何,大家觉得多少应该还能抢救一下。
不过另一个跌进深渊的行业,恐怕就没有那么好运了。
魔都,王荣军刚刚参加完了一个普桑国产化配件商的动员会。
到了现在这个阶段,普桑国产化配件里好啃的肉已经被分的差不多了。剩下的一堆骨头,汽配系统里的这些配套企业,就多了好多的小心思。
历史上普桑国产化用了十年时间,从1985年到1990年解决了70%配件的国产化。然后剩下的20%则又用了五年时间,直到1995年才达到了国产配件90%以上。
这一次的历史,普桑国产化的进度虽然快了许多。但到目前为止,距离90%的目标仍然有15%的差距。这剩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