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说不出话来。
八十年代末的工业部委还没有后来部改企那么强势,国企的条块管理让工业部委对部分“大牌”国企只能是做到有限的管理。
像是对部委抬出地方、对地方抬出部委,这种手段对当时的国企来说是用的再熟不过的手段。需要的时候,可以熟练的在两个体系间自由切换,这是一个国企领导的必备业务能力。。
大国企们虽然谁都不说,但显然“独立王国”绝非是浪得虚名。
非要等到国家税务改革,将财权抓回中央,成立国资委、部改企等一系列改革手段多管齐下之后,才算是把中央的意志可以贯彻到下面的国企之中。
莫文祥的话虽然不好听,但反过来把问题丢给何文治,何文治自己也有些举措不定。
一旦下面的国企并不需要部委给与资源,像西飞这样反而是部委要求着西飞,用搞国际代工的资源去填补熊猫生产线的窟窿。而新的合资企业不要钱、不要权,技术有美国人和德国人,资金有新科,西飞自家关起门来搞这么个项目,还真是无从下嘴。
不论是莫文祥还是何文治,其实都知道所谓的资源占用就是一个借口。何文治最担心的,其实是西飞的支线客机抢了MD-82的市场。
虽然上飞手里这条MD-82的生产线产品已经和民航签了合同,但何文治看的要更远一些。通过代工合作上飞掌握了MD-82的生产技术,到时候当然不希望国内再冒出另外一个竞争对手来。
之前西德MBB公司和西飞合作的MPC-75项目就是基于这种考虑,何文治硬是指示中航技搅黄了这次合作。
谁想到西飞竟然还不死心,这次硬是拉来了新科和格鲁门这两个巨头,看来是铁了心想要在支线客机市场里插上一脚了。
要不然干脆一不做、二不休——
何文治皱眉咬牙,MD-82对上飞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而上飞对何文治来说同样重要。他这个副部长的基本盘,就是从给运十试飞背书起家的,早就与上飞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了。
但是直接下文要求西飞不许搞合资企业,这个就太说不过去了。部委上如果没有充分的理由就去这么做,下面的西飞也不是随便揉捏的软柿子,官司说不定一不小心就要通天的。
不过作为中央部委,航工部毕竟还是有一些大杀器在手的。
“我认为像西飞这种不听招呼的行为,直接和上级部门进行对抗,这种企业对法律法规毫无敬畏,生产和管理环境可想而知!在这种情况下,航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