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四百二十七章 小圈子(2 / 5)

帝国重器 周硕 4085 字 2021-08-09

,在中船的招待会上我遇到谁了?”

“中船这两年风头可不小!”乔达蒙和赵锡成类似,做的是与海洋有关的生意,当然也就顺带听了不少关于中船的新闻:“巨型总段造船法,嘿,把韩国人给挤兑的不轻啊!”

“哈,可不是!”

乔达蒙这话出来,立刻桌边就响起了一片只可意会的笑声。

自从中船总公司奋起直追以来,国际造船市场份额至少拿下了5%。这其中日本人至少贡献了1%,剩下的4%则全部由韩国造船企业贡献了出来。

换成九十年代,韩国人已经在造船业市场站稳江恩的时候不同。八十年代,韩国人也不过是刚刚在国际造船市场发力,占全球造船市场的总份额也不过才11%而已。前浪还没上岸,眼看就要被中船总公司这个后浪拍死在岸边了。

而失去了国际造船市场4%的份额,可不仅仅意味着韩国造船企业少赚些钱而已。造船业萎缩了三分之一,连带着钢铁企业去年破天荒的全面陷入亏损。钢铁企业亏损连带基础建设增长缓慢,钢铁价格不降反升——产量下跌导致了规模效益下降,原矿议价能力下降,能源供应产生浪费,为了弥补亏损只好提升产品价格。

原本经济增长势头颇为良好的韩国,当年据估计至少放缓了4%的年增长率。原本预计1986年韩国GDP能够达到1200亿美元,结果实际却只有1160亿美元。

当然,即使如此,韩国还是保持了8.2%的GDP增速。在国际上,汉江奇迹的呼声仍然甚嚣尘上。

然而在韩国国内,现代、三星和大宇这些重工财团,却面对庞然大物的中船总公司忧心忡忡。暂时来说韩国造船业相对中国还有一定优势,然而谁也不知道这个优势能够持续多久。毕竟,韩国的海岸线就只有那么多,就算全造满了造船厂,难道能跟掌握全中国造船企业的中船总公司比规模?

真要说搞托拉斯,克服了低质量产能问题的中船,岂是韩国这些各自为战的重工企业能比的。过去中船总公司还有内部整合的问题,毕竟中船总公司对辖下的造船厂还有一个管理力度的问题。

就像虽然未来的中国有国资委,名义上国企都归国资委管辖。然而下面的国企,却未必一定会卖国资委的帐。中船总公司对辖下造船厂的控制,也并不是能够如臂使指。但巨型总段造船法的应用,却极大的加强了中船总公司对各大造船厂的控制能力。以南北两个总装厂为中心,利用分段订单形成的业务网络,不听从指挥的船厂就只能造国内万吨级的小订单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