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中铁建投强行通过投资贷款,盛重自己也不可能站出来打包票说四年内搞定四万五到五万吨的水压机。能否把这个项目落实,就在颜永年一人身上了。
当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的身上,颜永年也不由的紧张了起来。
“严教授您看呢?”莫高文希冀的看着颜永年,咽了口唾沫,紧张的问道:“四年时间里完成四万五千吨水压机的投产工作,有没有这个可能?”
“我们原来的计划是单缸三万五千吨多向模锻水压机,这是符合我国水压机发展规律的。一般来说,下一代水压机在已有基础上提高三倍单缸压力是比较合适的。可现在要提高到四到五倍,就不能通过简单的扩大设计来实现了。美国人的四万五千吨水压机,就是因为在设计中延续了之前的三梁四柱结构,导致了大量的运转问题。设计寿命和使用成本,相比法国和苏联都非常不利。”
颜永年话说的很慢,借着这个机会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路:“如果说走美国人的路子,用三梁四柱结构做四万五千吨水压机,我说实话,我们有信心两年就做出来。但如果说要用新结构做四万五千吨水压机,我认为几率大概是对半开。”
楚江思索片刻,突然挑了挑眉头,正色道:“我注意到,您说在已有基础上提高三倍单缸压力是比较合适的,也就是说这是立足于国内的工业水平得出的结论?水压机的建造,取决于制造水压机的水压机吨位?在三倍以内,可以比较容易的制造下一代水压机是吗?”
颜永年犹豫了一下,这种时候的沟通显然是容不得任何误差的,他必须把楚江说的每一个字都仔细的咀嚼一遍才敢进行回答。
“是的,楚经理的理解没有什么问题。在一万吨水压机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比较容易的制造出三万吨水压机,但制造四万五千吨就比较冒险。这个结论,是我站在国内的工业基础上得出的。”
“如果考虑利用国外设备呢?”
“国外设备?”颜永年和林宗棠对视一眼,有些不明所以。
美国、法国这大概是国际上大型万吨水压机唯二的选择了,美国人有两台四万五千吨的模锻水压机,法国人则有一台引以为傲的六万五千吨模锻水压机——由苏联人建造。至于说世人印象中的工业强国英国,则只有一台可怜的、大概应该送进博物馆的一万吨水压机。对,和中国的技术水平一样。
不过建造水压机需要的不是模锻,而是自由锻。两者虽然工作原理相差不大,但控制部分却是天差地别。
说起自由锻万吨水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