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三百一十四章 晚了(2 / 7)

帝国重器 周硕 6094 字 2021-08-09

国内真的有很多相当不错的技术。虽说是“科学倒春寒”,可毕竟经过几十年的积累,国内的人才基数在这里摆着,怎么都能研究出一些东西来了。不管是多么冷门的研究方向。总还是能找出几个专业人士。

就算自己没有的技术,说不定经过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也已经引进过不止一次了。

像银河一号,追赶国际先进的巨型机水平。研发出来了,国内却没有深入挖掘如何转化应用,而是将成果束之高阁。

等到再有需要的时候,已经是九十年代了。曾经还是国际先进水平的银河一号,早就成了老掉牙的技术,还得投入资金从头拉团队搞研发。1992年搞出来的银河二号,不过是美国人八十年代中期的水平。

造出来不用。这不是“玛德智障”么?

还有就是国内辛辛苦苦搞普桑国产化,费尽心思的扶持起一批汽车零配件供应商。但是就在不远处,农机系统对很多汽车制造技术都不陌生。但是普桑的生产任务能分给你农机系统吗?开什么玩笑。

科技成果转化,这似乎成了一道横在中国工业体系面前的拦路虎。

如果说胡总有什么最大的金手指,那就是他能知道这些被埋没的技术,究竟能在哪些领域里开花结果,让这些技术发挥他们真正的价值。

付志恒是参观过日本新干线控制系统的,也对美国和德国的铁路管理和控制体系研究颇深。然而他一直以来几乎是想也不敢想,中国铁路追赶上他们的一天会这么快就来临。

一群非铁路行业的工程师,竟然就这么七拼八凑的搞出来一个看起来还很像那么回事的东西。

“来来来。付总工,您看这里。只要您在这里按个手印,这套系统——”

“去,你黄世仁呢!”

付志恒被胡文海惫懒的样子逗的忍俊不禁。心里那点沉重的感觉散了个七七八八。

“哎,黄世仁那是地主反动派,我可是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祖国花朵啊!付总工您看,我说的可是真的。只要铁道部点头,我想我们在场所有部门和人员,都可以帮助铁科院很快就搞出这套系统来。都是成熟的技术。整合上有个一年拿出来完整的方案绝对没有问题。唯一的问题,就是这套系统是由数字信号建立的,整个通信网络系统必须进行改造。”

“哦,数字化的通信网络……如果要建成这个网络,需要怎么进行改造?”

胡文海立刻来了精神,这方面他可是内行!笑着说道:“其实也不是太难,路局向总局汇总信息,至少需要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