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三百一十一章 铁路包干(2 / 7)

帝国重器 周硕 6121 字 2021-08-09

在这条绣城最繁华的大街上,几乎是全绣城人都看到过这个倒计时。只看一车车的材料拉近去,百货大楼里面传来日夜不停的施工声音。可要问这正在重新装修的百货大楼,最后会是什么样子,谁也不知道。

好奇的种子在人群中种下,百货大楼重新装修几乎成了十二月绣城人最关心的话题。

然而绝大多数人并不知道,百货大楼被承包改建,意义绝非只是这么简单。

胡文海的棋局上,这其实是补上了最关键的一块拼图。

如果说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最关键的一点不同。那肯定就是,八十年代的经济计划性仍然是非常强大的一面。

九十年代,制约人们购买**的只是金钱。八十年代要解决的问题,还有一个就是计划指标。

老百姓买东西,钱、票缺一不可。单位进货、出货,计划配额至关重要。

从1981年以来,中国就对部分生产资料实行了有计划的价格双轨制,逐步放开了一部分商品的计划外价格控制。1984年规定工业生产资料的超产部分可在加价20%以内出售,1985年取消了原订不高于20%的规定,超产部分允许按市场价格出售。

可是在市场上。计划内商品仍然是极其重要的一种资源。因为不是所有商品都能超产,也不是所有超产商品都能让人随意购买。在八十年代,采购科是和销售科同样重要的企业部门,原因就是很多时候有钱也买不到商品!对于倒爷横行的八十年代。能用计划外商品的价格买到计划内商品,这已经是很了不起的本事了。

而百货大楼虽然被个人承包,但是根子上,它仍然还是一个国家单位。既然是国家单位,那它就有一种极为珍贵的资源,那就是计划内的采购权。

可别小看这个权力。没有它,那就只能看其他企业的脸色去买计划外超产的商品,还不一定能买得到。很多乡镇集体企业,手上拿着钱,却根本采购不到生产需要的材料。

二十年后,红豆集团董事长周耀庭回忆这段历史,在中央电视台的专题采访里,公然拿大嘴巴抽价格双轨制的脸。他对着镜头说,“国营企业是老大哥,乡镇企业不是小弟弟,乡镇企业是私生子。那个时候,我们乡镇企业得到的是私生子的待遇。”

“红豆发展起来,国家从来没有给过一公斤的柴油,一公斤的棉纱,从来没有任何计划内的原料。1985年、1986年前后,纺织企业原料极其紧张,不少工厂都断餐了,我们企业做外贸没有棉纱,想到市里的部门去争取一些。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