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三百零八章 承包制(3 / 7)

帝国重器 周硕 6066 字 2021-08-09

动手丰衣足食也就是了,比较少到饭店来吃而已。

绣城是海岸城市,距离海边近的很,海鲜的供应不成问题。

过了没有多久,四个人点的菜就开始陆续上桌。东北菜本来就是分量足闻名,何况还是大老板亲临驾到,菜量真是恨不得将盘子换成盆来装了。

胡文海手上抓着一只虾,慢条斯理的剥着虾皮,看向正在给沈倩哲碗里送剥好虾爬子的路大明。

“大明,你和虎子现在厂里干的怎么样?”

“嗨,胡厂长的性子海哥你知道的,可不会因为咱们的关系就照顾我们。”路大明苦笑:“我现在是四级工,一个月两百四十块钱,拿到市里其他单位比一比,也算是有点出息了。不过在厂里嘛,也就是那么回事。比我有本事的多多了。”

“哎,大明说的是。”胡虎也点起了头:“咱们厂的工资没得说,我的活比大明还好点。生产线维修工,平常不累。有事的时候加点班忙一点而已。工资倒也不少,可在厂里出头也不容易。”

胡文海若有所思,对他们俩的遭遇倒是早就在预料之中。

新科目前工厂分成了几个“车间”,业务跨度相对比较大。

一车间是原来501厂的老底子,精铸和机加工车间。主要是生产国产的TRI60微型燃气轮机。

二车间是电子激光车间,印刷电路板和生产激光组件,巨型总段造船法涉及到的激光测量设备,就是从这里生产的。除此之外,还有利用从摩托罗拉进口的芯片,生产的一些特定功能的嵌入式系统,供应了七十亿项目国内还不能自产的芯片部分。

三车间生产水锂电,是目前盈利能力最强、工人最多的车间。

501厂原来那些工人,早就已经无法满足新科工厂的人力需求。这两年胡解放始终就没停下招人的工作,工厂的职工规模少说翻了两三倍。而新科公司的待遇在绣城人尽皆知。能进来上班的就没有普通人。

除了一部分关系户,绝大多数工人加入新科公司,都是经过多次考试、面试,甚至是试用合格才能最终上岗的。

而这些人,无疑都是绣城工人群体中的佼佼者。很多人虽然只有初中学历,但上岗之前都自学了高中或者大专的部分课程,上岗之后的培训人力资源部也从来没有落下,老师都是从绣城唯一的理工科大学,渤海省工学院聘请的工科教授。

这些新招的工人,或许原来的底子不是很好。但至少学习能力都是水准之上。久而久之,竟然反而比老501厂的职工,发展的更有前途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