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小胡同志打算怎么改造这么短的时间里,完成一台巨型机的改造,有点困难啊。”
宋老有些为难,银河1号是国防科技大学的成果,其实和中科院没什么关系。以胡文海的关系,想要一台银河1号当然是没问题,但要这么短的时间里完成改造并且拿出一台巨型机来,这就非得计算所、国防科技大学和电子工业部三方面通力合作了。
国防科技大学有研发的经验和基础,而中科院有庞大的团队和技术积累。电子工业部则掌握了迅速投产的工业资源。
胡文海如果想要在9月之前拿下一台改装的银河1号,这里面牵扯的方方面面范围就大了。
“是这样。”胡文海抿了抿嘴,说道:“我有个新的技术设想,需要对目前银河1号的输入输出方式、存储方式进行改造。这个改造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做三维仿真模拟,所以不仅是硬件方面,还需要一批人手进行软件开发。”
“新的技术设想”宋老的目光一亮。笑着问道:“究竟是什么技术,不知道放不方便和我说说”
“这个”
胡文海还真是有些纠结了,要不要把自己的目的说出来然而随后他就拿定了主意,这个技术想要实现,是无论如何绕不过宋老这个科委主任的。与其在借用中科院团队的时候被人摸去,不如现在就大大方方的拿出来。毕竟咱现在也不是没有跟脚的人。想占胡总的便宜还得掂量一下牙口。
“我的这个技术,实际上是一种将计算机技术与造船技术结合的思路。”胡文海决定将自己的设想和盘托出:“现在造船业普遍采用的分段造船法,可以比较形象的比喻成搭积木。在工厂里生产出小型散段,然后在船台组装,节省了大量的船台占用时间和资源成本。然而这些分段的组装,仍然需要大量的消耗船台时间,所以我想能不能干脆在工厂里造出大分段来。甚至在工厂车间里就实现壳舾涂一体化”
分段造船法实际上国内七十年代就已经实现了,到八十年代基本上已经是造船的标准技术。然而这时的分段造船法,可绝不是后世九十年代末期韩国人发明的总段造船法一样能在车间直接造出一截船身来。
分段造船法,实际上造的是“散段”,也就是说船壳、甲板、内部管道设备和船舱等都是分散开的,运到船台上之后再进行组装。因为散段的体积较小,所以公差要求不高,是相对比较好实现的。
而总段造船法则是将船壳、甲板和一段船体内部的所有内容都造好之后再上船台,一段总段往往重达几千吨,段与段之间的误差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