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愈下愈大,叫人寸步难行,小九等被困在冀州境内已数日。除夕之夜,客栈老板娘自包自煮满满一大锅水饺,客栈老板在大堂摆桌请店内客人吃饺子。待全部客人下得楼来,才发现统共小九、花少、黑衣随从三人而已。这时节,试问哪一个不是正团圆家中欢喜过年,谁还会在外奔波?因此热心肠的老板娘盛好饺子倒上醋,落座后一一问起滞留异乡的缘由。
花少首先道,他自幼父母双亡,长在姑母膝下。姑母虽视他如己出,但毕竟已有一文一武两个亲生儿子,常常力竭顾他不及。他心中有憾无家,成年后便四处游历,偶尔才回去探望姑母一次,年不年的倒从未放在心上。
小九万万没想到睿智从容的花少竟还有这样一段伤心往事,眼见他什么都不缺,却原来只是表面风光。对无家可归的孩子而言,其余皆是多余。怪道他急于向自己提亲,大概想早日娶个妻子成个家,好减少那一份孤独,同她把师父当作父兄把师父所在员峤山当作家是一个道理。她不能怪他什么,但她也不能满足他,还是尽早还完钱,她回她的员峤山,他游历他的人间,她会试着向月老求情,赐给他一份美满姻缘。
那时,小九尚不知,正是她阻了他的“美满姻缘”。
花少问小九来历,小九简洁答:“我同师父住在山上,我们山上不兴过年。”
花少追问何地何山。
小九含糊其辞:“不是什么有名的山。”
小九怕花少纠缠,遂转向老板娘:“您二位怎么也不回家跟儿孙们一道团团圆圆过个好年?”
“我们老两口哪有那福气。怪都怪我肚子不争气,只给我家老头儿生了个闺女,我们俩拿她当眼珠子一样疼,舍不得打舍不得骂,也没好好教她。她做尽坏事,最后……唉,恶有恶报,怨不得别人。”
“您……节哀。”
“没啥,早习惯了。不就是过日子,我们老两口相互做个伴,街坊邻居们也能搭把手,挺好的。”
客栈老板招呼大家:“多吃些,灶上还热着饺子汤,俗话说原汤消原食,喝了不会胀肚。”
花少给小九送上一碗热腾腾的饺子汤,小九本不愿受他的殷勤,但见人手一碗,她也不便当众驳他的面子,只得默默接了捧在手里。
夜深人静时小九独自进入花少房中,苦口婆心地劝他:“你别再对我好,我实在无以为报。欠你的银子我一定还,除此之外我什么也给不了你。”
花少却坦然道:“我不懂小九此话何意。我待你好乃是心甘情愿,并不图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