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氏最担心的,还真是这个,现在钟权都拿出来说了,虽然觉得很不好意思,但徐氏神情还是放松了不少,看着钟权满意的笑了。
有了钟权这个保证,不说未来如何,至少现在她是放心的。
钟家的这个小子,她知道,从小就被送去了军营,没有长辈的教导,人情往来这些应该是不懂的。加之听说性子又比较冷,跟邻里都说不上什么话,他能够想到那么多、做那么多,徐氏已经很欣慰了,其余的,也只能看以后了。
徐氏不是要让钟权去忤逆父母,实在是徐氏已经打听到了钟家两老不把钟家两兄弟当儿子,那是能怎么奴役就怎么来,别个长工还发薪资呢,这两兄弟在家倒好,免费的长工不说,还要贴钱去解决自个吃饭问题。
要不是钟权两兄弟的态度也万分的明确,就是钟权他条件在怎么好,徐氏也是坚决要反对明玉嫁给钟权的。
钟权也不是不孝,为了未来妻子就跟家人不合,可不也是因为亲人太让他失望了么,他到如今还愿意给赡养银子、年节礼,那都是看在钟林这个弟弟,以及未来媳妇的面儿上,不想让人传出不好的话来。
毕竟他是那么小的时候,就已经别狠心的爹娘给送去了军营,那已经是明确的让他去送死,当没有他这个儿子了,再多的感情,又怎么敌得过时间的消磨,以及一次又一次的伤害?
见钟权一脸严肃的保证,加之神情中一切都听她的表现,徐氏想着钟权的亲事怕是钟家两老是插不上手了,于是不由的多说了一句。
“有你这个话,徐婶就放心了,你这孩子想来也是不懂那下聘纳彩的章程,既然你已经请了戚媒婆,左右一切都交给她来办,戚媒婆的名声还是顶顶好的。”不会贪得无厌。
这也算是徐氏的指点了,话说这一些个章程,钟权还真是不懂的,徐氏说了,哪有不点头的理,“徐婶,您放心,我晓得。”
自上一次他回家去跟父母协商,闹得双方都不得脸之后,他就更加的渴望有一个自己的小家,他一定会是一个疼爱孩子的好父亲,相信明玉也会是一个好母亲。小林会是一个好弟弟、好叔叔,倒时家里和睦,他就再也不会寂寥、心也绝对会胀得满满的,再也不会有空落落的感觉了吧。
想到以后一家人开开心心的坐在一起吃饭、说话、闲磕牙,每天有人关心,可以关心家人,家务一百万个愿意去做,晚上有人暖被窝、说悄悄话,以后会有小不点坐在他的肩头嘻嘻哈哈…不会有争吵,不会有冷嘲热讽,不会再自己家都被白眼、冷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