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蛮夷之地,但也差不太多了,只有中间几个郡能出些人才而已。
“巴郡孝廉,宕渠许强字多人……”随着这句念出,许强奉上一只野鸡后,系统提示响起:“您成为孝廉,当前爵位提升一级(仅限16级以前)!您与同岁所有孝廉好感+10!与本郡历届孝廉好感+5!与本县所有NPC好感+5!与同岁所举的其他人好感+5!声望+5000!”
系统公告也紧跟着来了:“许多人成为游戏中第一个玩家孝廉,奖励声望1万!奖励100金!”
孝廉啊,巨大的荣誉,这么多奖励,完全是当得起的!
东汉六千万人口,按每二十万人举一孝廉来算,每年全国不过区区三百人而已,实际所举还不到此数。
到这个时候,许强才真正能体会到汉朝人被封孝廉时的激动。
不过史书上那么多名士,几次十几次地拒绝辟举,那又是怎样一种境界啊。
话说回来,许强还有点贪心不足:“为啥我之前才十三级爵位呢,要是十七八级爵位,这升一级值多少钱啊,数不清啊……”
爵位从十三升十四级“右更”原本需要八十万声望,八千金,这一笔赚大了!
许强辛苦几个月,还刚参加了北地那么大一场战役,连这一级爵位的十分之一都没挣到呢。
许强这里陷入半痴狂的状态,那边孝廉献礼还在继续,凉州上计吏有老熟人赵壹、韩遂,孝廉有汉阳尹嘉,并州孝廉有王柔,交州孝廉有士燮……
难道蓝名绿名孝廉,都在这一年扎堆了?
那倒也不是,灵帝时期所举孝廉,有史可查比较明确的就有四十人左右,平均每年两位。这还不算碑文和杂书所载。
而孝廉是东汉县级官员的主要来源,史书上的县长县令名人数不胜数,所以书上没写的孝廉其实还很多。
另外这一期孝廉中名人偏多。也是因为曹cāo的缘故,好几位孝廉在历史上都与曹cāo“有旧”。
孝廉过后,还有一批人,而这一次。喧哗声突然变小了,这代表着对那些人的尊重。
州举茂才,三公举贤良、方正,还有明经、武猛、有道等非常设科目,比孝廉的层次又高出一截。因为每年,甚至若干年才有那么十几位!
数百万人中选拔出一个来,那才是jīng英中的jīng英啊。
汉代的辟举制度,其实比后世的科举,乃至现代的高考还合理些,因为是全方位的寻找人才。
孝廉中的“孝”科相当于“感动中国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