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底气。
赵温当然知道雍家势大,两家也有些交情,所以并没有就此事再追究下去。
雍陟见过了这一关,松了口气,转而热情地找上许强,托他顺路带封信给武都县令景毅,在一旁看了半天戏的许强,当然不会拒绝,而且还主动攀谈,试着和雍陟尽量拉些好感。
对一般人来说,可能连雍陟这名字都没听过,但许强常看汉碑,对他印象还tǐng深的,因为隶释上的《赵相雍劝阙碑》和2004新出土的《景云碑》上都有这个名字,汉碑流传下来的极少,一个地方官却能在不同地点的两处碑文上留名,这是很少见的事,何况雍陟在正史上还有一笔记载,后年会与一桩事件相关。
一个冷门人物有三条不同来源的史料,足以发挥出一篇论文了,何况雍家还有其他人物,许强当初都差点写一篇关于雍姓的论文。
更让许强动心的是,系统在这个地方给雍陟与賨人中的鄂姓设定一个纠葛,很可能是为五十年后另一桩大事件做伏笔啊,而对那事件中的某位武将,许强还是很有兴趣的。
时间很紧,许强也没有跟雍陟“缠绵”太久,整顿賨人部队,同时发信给较近的彰山,调几个凉州骑兵去武都会合。
带齐人马上路,与第一次出川相同,仍然走米仓道至汉中,不过这次声望够了,可以到汉中郡城南郑逛逛。
南郑本就地杰人灵,再加上《华阳国志》传世,南郑许多名人被记录下来,所以许强一连见了好几个绿名。
前太尉李固之子李燮,女李文姬,应该是汉中最有名的人物,通过樊志张介绍,加上许强的名声,顺利见到这二位,不过李文姬已经年过五旬,无法与未来另一位大名鼎鼎的文姬相比,让许强颇为失望。
但要说起来,哪位美女们不会变老太婆呢……
聊过之后,李燮和李文姬皆托许强给武都令景毅之子景顾送信问候,虽然是小任务,但好在顺路,就赚点外快吧。
另外,樊志张的弟子卫衡希望追随老师一段时间,黄子艾的好友晋文经羡慕黄子艾这么快恢复名声,也提出同行,而汉中太守也派出百余名士兵,由郡吏程苞带队与许强同去武都平氐,队伍扩大的速度,让许强都有些适应不了了。
不过新加入的这三人是临时xìng的队友,而且属xìng实在一般,许强都犹豫要不要和他们同chuáng共枕沟通感情,毕竟自己原有部下的忠诚也急需提高。
正好那个程苞,路上一直都“含情脉脉”看过来,让许强连起鸡皮疙瘩,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