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溜溜跑出盛宪的官舍,许强暗作检讨,照有限的史料来看,盛宪应该是反对国家分裂的,否则日后他应该为孙策效力,而不是被孙策杀死了。
许强调整心态,第二个拜访山阴人,议郎韩说。
韩说是个老好人,看过刘表书信后,没有对许强变脸,却是微笑道:“景升之书有理,只是吾家于山阴,朝廷若是弃去会稽一部,吾家或举家内迁,或沦为叛民,若是由我上表,帝君会作何设想?”
许强愣了半刻,确实无话可说,韩说还真的不适合上这个表啊。
许强的第三站是无锡人高彪,现任郎中,在东观校书。
许强在无锡解过高家之困,又有高岱的家书,所以高彪的态度还要更好一些,好感也达到了14点之多。
然而刘表的书信还是被退了回来,高彪只说了四个字:“时机未到!”
高彪是有名的“讷于言”,再问也没有更多解释,许强只能怏怏离去。
下一位是尚书仆射,会稽乌伤人杨璇,这位杨璇曾经在零陵用石灰、火马战术大破苍梧、桂阳贼,可称名将,许强是最期待一见的。
(《资治通鉴》将杨璇破桂阳贼的事迹放在18o年,错得离谱,看看杨璇的本传,再加上集解提供的资料,就会明白那次战斗生在165年左右。)
没想到,在杨璇的官舍里,许强居然还见到陈球和张温两位大人物。
陈球仍然是廷尉之职,他与杨璇的关系是,先后任零陵太守,与桂阳悍贼jiao手皆获大胜,二人惺惺相惜,而且还能共同追忆零陵风土人情。
而张温,则是在任尚书令时举荐杨璇的。
许强与三人分别jiao流一番,杨璇对许强在吴郡和会稽等地的作为表示赞赏,加上书信和陈球从旁介绍,倒也有了12点好感。
而在窦武事件中,许强帮助张温的弟弟张敞护送窦辅脱险的事,张温自然也知道,送了几点好感。
说起来,胡腾、张敞逃到零陵、桂阳一带后,就托庇于陈球与杨璇的故吏家中,所以张温与这二位的关系又更深了一层。
从张敞这件事来看,似乎这三人都应该是同情党人的,许强心里蠢蠢yù动起来。
不过许强之前受的打击多了,也变得谨慎,先试探问道:“不知诸位如何看待会稽战事?”
陈球、杨璇同时冷哼一声:“江南恶贼,杀之不尽,若是我任会稽太守,一定不会让他们肆虐至此!”
许强脑袋嗡地一声,幻想彻底破灭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