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442章 互不相让(4 / 6)

大秦帝国风云录 猛子 5176 字 2021-06-07

年后,大秦的国力展了,最好的结果也就是把北疆防线拓展到贺兰山和阴山一线,大秦还是没有实力远征大漠,更无法彻底铲除匈奴人这个祸患。”

王贲和公子将闾都目露怀疑之色。

“将来,我们翻过阴山,你们就知道大漠有多大了。”宝鼎叹道,“大秦有多少战马?有多少善骑的将士?有多少钱粮供应军队一次次地长途远征?”

“不到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匈奴人不会和我们决战。这一点你们可以问问安平侯司马尚,可以问问代北将士。当年赵国征服了楼烦、林胡诸族,占据云中,但随即受到了来自大漠诸族的攻击,不得以在阴山南北修建长城。正是这条长城防线,活活拖垮了赵国财政。匈奴人不断入侵,赵国因为财力不足,只能死守长城。李牧是中土一代名将,他为了击败匈奴人,在长城里躲了十几年,示敌以弱,终于让他抓到一个机会围杀了入侵的匈奴人,并追敌千里,但这依旧未能阻止匈奴人入侵的步伐,最终还是在赵国将亡之刻,让匈奴人越过了阴山,杀进了代北。”

“南北战争是持久的战争。我可以肯定地说,在我们这一代,不可能看到战争的结果。或许一百年之后,大秦人才能赢得这场战争。”

“这一观点我说过很多次了。既然南北战争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那么以目前的国内局势来说,以当前中央财政的状况来说,当然要延长北伐的准备时间。”

“是不是需要二十年的准备时间?”公子将闾没好气地问道。

宝鼎犹豫了片刻,说道,“攘外必先安内。国内局势不稳,中央财政没有足够的积累,大秦就没有能力北伐,即便北伐,也是劳民伤财,害民害国。我希望在我死去之前,能够完成北伐。二十年时间并不长,虽然我未必还能活二十年。”

王贲眉头紧锁。他从宝鼎这番话里敏锐地捕捉到一个明确的讯息,宝鼎在布局,以修改国防策略来实现财政政策的调整。年初宝鼎以北军统率部的名义向咸阳献三策,实际上就是他布局的开始。

现在宝鼎放弃了北伐,停止了直道修筑,放缓了展北疆的步伐,而换回来的则是咸阳全面实施“与民休养、轻赋薄徭”之策。这一政策的实施,直接受益者名义上是中土之民,实际上受益最大的是贵族阶层和地方势力。

二十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或许始皇帝和宝鼎还在,但或许两者都不在了,而经过二十年展的地方势力必定强大到足以抗衡咸阳的地步,那时假如始皇帝不在了,“分封”最大的障碍不在了,恐怕不待地方势力向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