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300章 重大变故(3 / 7)

大秦帝国风云录 猛子 5626 字 2021-06-07

,最起码可以给楚国赢得恢复元气的时间。

正是得益于楚国的援助,江南不但在十八方镇的垦荒耕种上取得了成功,在开凿大渠一事上也取得了飞速进展。

陈禄到了江南后,在武烈侯的全力支持下,全身心投入到大渠的建设上,除了打通湘桂谷地的道路外,就是着手进行开渠的准备工作,主要是器械和物资的囤积,而最重要的工作则是勘探地形,设计开凿方案。

南岭大渠的作用就是航运,航运最关键的就是连通湘水和离水。有水就能同船,这事说起来并不复杂,如果是在平原开凿,那当然简单,但在南岭这种地形,那就复杂了。

陈禄经过数个月的勘探,几乎踏遍了老山界,最终拿出了一个既简单又实用的方案,那就是利用湘桂谷地的地势落差,引湘入离,就是把湘水引入离水,继而连通两条大江。这是南岭大渠最为关键的部分,这个思路不能拿出来,谁也不知道这条大渠如何开凿。

既然是引湘入离,把湘水引入离水,那首先就要分流湘水,把湘水的一部分引入离水,于是在湘水上游铸造铧嘴。铧嘴用大石砌成,锐削如铧犁。铧嘴将湘水上游之水一分为二,三分入离,七分归湘。

“三分入离”由南渠承担。南渠就是人工开凿的运河了,在湘水故道的南侧,引湘水而下,途中与始安水、灵河、大榕水相接,最后流进离水。

“七分归湘”则有北渠承担。北渠也是人工开凿的运河,在湘水故道的北侧。因为湘水上游已经筑坝断流,所以必须在湘江故道的北侧开凿一条北渠,把运河和湘水连为一体。

铧嘴分流,南渠入离,北渠入湘,这个工程的主体构架就出来了。

接下来的问题又来了,大河有枯水季节,也有山洪暴发的时候,如何确保水源的正常?

陈禄提出修筑大小天平石堤。

天平石堤就是拦水堤坝。这个堤坝呈“人”字形,左为大天平石堤,右为小天平石堤。

大天平石堤伸向东岸,与北渠口相接。小天平石堤伸向西岸,与南渠口相接。铧嘴就位於这道“人”子形石堤的前端

天平石堤的顶部当然要低于两侧的河岸,这样当枯水季节的时候,可以拦截全部江水进入大渠,反之,当洪水泛滥的时候,洪水可以越过堤坝,直接泄进湘水故道。

最后一个问题就是航运了。运河开凿好了,如何保证航道的畅通和船只的运行?

陈禄提出建“陡门”和船闸以提高水位、束水通舟,其中陡门多达四十多处,而船闸则主要修建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