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240章 换帅(4 / 6)

大秦帝国风云录 猛子 5106 字 2021-06-07

昭襄王对这个权力和财富的再分配方式越来越不满,而魏人范睢的到来和他所坚持的君权至上、中央集权的法治理念,终于给昭襄王找到了拟制一种新的权力和财富再分配方案的理论基础。

范睢的“固干削枝”之策,其实质就是拟制了一套有利于君王的权力和财富的再分配方式,而这个策略实施的后果就是所有参加权力和财富再分配的利益团体全部遭到了空前打击,国力因此遭到重创。

君王、宗室、楚系外戚和老秦人是参与权力和财富再分配的四大利益团体,昭襄王要独占权力和财富,要把另外三个全部打倒,这就是“固干削枝”的真正用意。此策成功了,昭襄王把宗室和楚系外戚全部赶走了,把老秦人也杀了一大批,他的权力和财富的确因此而增加了,但政治上的厮杀和战场上的失败导致王国的权力和财富急剧缩减,东扩步伐因此停滞甚至倒退。

“固干削枝”之策事实上是个失败的策略,伤人伤己,更伤了王国,至于因此策而死的无辜者,尤其是死在战场上的将士更是难以估算,最终白白便宜了关东六国,给他们赢得了将近三十年的喘息时间。

昭襄王晚年一事无成,他是不是为此而懊悔?如果范睢不是在武安君死后的第二年就病逝,范睢会不会成为第二个苏秦,成为名震天下的“反间”贼?

从历史上来看,昭襄王应该没有为此而懊悔,相反,他坚持自己的这一治国理念,而这种坚持导致他死后的咸阳政局始终处在混乱状态。孝文王三天而崩,庄襄王三年而崩,华阳太后主政十几年,咸阳各方势力都在为重建权力和财富的再分配方案殊死搏杀。

楚系外戚从复出到壮大,连续遭到宗室、老秦人和关东人的阻击,就在楚系扳倒了为相十三年的吕不韦后,秦王政绝地反击,从蛮荒召回了公子宝鼎,利用公子宝鼎的特殊地位把老秦人、关东人和巴蜀人联合到一起,重创楚系,最终算是确立了三大势力鼎足而立的政治格局。

然而,秦王政继承了昭襄王的治国理念,而韩非子集“法术势”三家之长的法家学术更是给了秦王政实施“君权至上、中央集权”这一治国策略的理论基础,于是秦王政也是义无反顾,在拉拢和利用关东士卿的同时,向楚人和老秦人动了无情的打击。

无论是王国自身还是组成王国统治阶层的利益团体,其本性贪婪,而贪婪给了他们攫取权力和财富的动力。秦王政也罢,太后和楚人也罢,公子宝鼎和老秦人也罢,还有以蒙氏和冯氏为主的关东士卿,大加都在为权力和财富而搏斗,贪婪让他们变成了血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