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着。
不一会儿,就走到一个货郎面前,跟他讨价还价起来。
货郎的木柜上,摆着许多桃木雕就的簪子,都是些小玩意儿。一根木钗五十文。一张桃木书签六十文,花了一百文买下了那根木钗和书签,大皇子的脸上,颇有些得意。
可当贺启暄浅笑着告诉他,九十文钱已经足矣的时候,大皇子的脸上,顿时有些失望了。
走到巷尾,看到前面有个卖画像的,要价二百文一张,不过最多只能绘两个人在里面,大皇子一脸问询的看向贺启暄,贺启暄笑了笑低声说道:“单人,八十文。”
点头应下,大皇子兴高采烈的去了,不一会儿,就坐在那画者面前的小板凳上,让他画了起来。
许是作画前就议好了价钱,及至做完了画,大皇子有模有样的从自己身上的锦袋里取出七十文钱递给了他,一面,接过了他为自己画好的小像。
画中的人,只有七成像自己,可传神的是眼中的欣喜,和唇边的笑意,大皇子看了看,小心翼翼的叠起来收好,放在了自己的锦袋里。
“哥哥,前面有杂耍班子在卖艺呢,我们去看看吧。”
都城的街市上有什么好玩的,瑜哥儿跟几个舅舅出来过几趟,再清楚不过,听到了前面有敲锣打鼓的声音,瑜哥儿走到大皇子身边晃着他的胳膊说道。
“好啊好啊……”
欢喜的点着头,大皇子一手牵着贺启暄,一手牵着瑜哥儿,三人大步朝不断扬起叫好声的前方走去。
耍刀的汉子,登高的女孩儿,还有钻火圈的猴子……
杂耍班子的每一个节目,都引得围观的人连声叫好,而看着那些人身上的衣服都打着许多补丁,大皇子有些好奇的问着贺启暄,待到听贺启暄解释完,大皇子的脸上,露出了一抹淡淡的难过。
表演告一段落,方才攀在竹竿顶端做高难度动作的女子捡起地上的铜锣翻转过来,冲围在身边的百姓们大声喊道:“值此元宵之夜,小女子代杂耍班子祝父老乡亲们身体健康,年年有余,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
每每到了此时,就会有人转身离去,而丢进铜锣里的铜钱,也屈指可数,大皇子方才已经买过东西,自然知晓那些钱起不了什么大用途。
侧头看着贺启暄,大皇子脸上有些犹豫,耳边,传来了贺启暄鼓励的声音:“做你认为正确的事,即便别人会责怪你,你自己心中无愧便可。知道了吗?”
坚定的点了点头,大皇子从自己的锦袋中,取出了一锭银子,放